|
|
 |
|
|
|
尿常规检验的注意事项 |
|
□郭秀军 尿常规检验是常见的检验项目,对疾病的判断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泌尿系统疾病中,对肾病、泌尿系统感染均有较高的检出率。在尿液的检验过程中,患者尿液采集、检验人员的检验操作方法、尿液的运输方式和保管方法,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尿常规的检验结果。 正确且规范地收集、送检尿液对尿液检验结果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晨尿尿常规检验要取早晨的第一次尿液,应禁食和禁糖水、饮料等,即在没有进食任何东西的情况下取样,因为此时的尿液浓度比较高,所含的尿液成分比较全,易于检验。随机尿液取样时则要选择中段尿液,避免被其他液体污染。 合理控制进食和饮水。如果患者大量进食高蛋白食物,并且食用蔬菜较少,就会导致尿pH值下降,在亚硝酸盐试验结果中就会呈假阴性。同时,如果患者饮水过多或大量喝浓茶、咖啡等,会稀释尿液,导致化学检验及尿沉渣结果呈现假阴性。 用于细菌培养的尿标本应在使用抗生素治疗前采集,以利于细菌生长。 患者检查前6小时内,如有服用类固醇、维生素C及其他药物的情况,应及时告知医生,以免影响检验结果。服用抗菌药的患者不要在当天进行尿液检验。 清洁外生殖器、尿道口及周围皮肤。女性患者进行尿常规检验时,如经期分泌物进入样本,则会出现样本污染,男性患者在泌尿系统疾病检查时,由于个人原因造成的精液或者前列腺液进入尿液,也会造成样本污染。 所取的尿液不少于10毫升。留取尿液时应使用干净、干燥的容器,如一次性纸杯或尿试管。 尿液样本存放时间不要过长,如果超过2小时未检查应重新采集。因为存放时间过长会导致样本中蛋白质发生变化、成分改变,细菌滋生从而增加疾病阳性率。另外,存放时间过长会导致尿液pH值发生变化,导致尿液中细菌滋生,尿素发生化学反应分解成为氮,影响检验准确性。 有些病症需要多次检验才能得出结论,如尿路感染患者,因其尿液不稳定,脓尿常呈间歇性,因此要多次反复检验。 避免在检测前进行剧烈运动,另外,空腹或饮食、饮酒、吸烟,姿势和体位等也可能会影响某些检查结果。 运送标本时,要选择一次性有盖的干净杯子,尿液样本要保存在阴暗处,禁止放在高温和阳光下,否则会使其发生变化。 总之,尿常规检验是一种简单方便、费用低的检查方法,也是治疗期间用来观察疗效及病情发展的一种重要方法,目前已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掌握尿常规检验的注意事项,对于临床医生准确掌握病情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供职于山东省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