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做放射检查辐射有多大 |
|
□王峰 王良 放射检查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检查方法,在许多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有很多患者担心在检查过程中,医疗仪器所发出的辐射会对自己的身体造成伤害。那么做放射检查时,辐射究竟有多大呢? 辐射的分类 辐射是无处不在的,空气、土壤、食物、阳光等都存在少量的辐射,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辐射是不可避免的。少量的辐射对我们的身体是没有危害的,但是大剂量的辐射可能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辐射可以分为电离辐射和电磁辐射两种,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微波炉、电磁炉、手机产生的辐射属于电磁辐射,这种辐射能量较低,对人体来说是比较安全的。X射线、中子射线等产生的辐射是电离辐射,这种辐射能量比较高,可能损伤细胞或DNA(脱氧核糖核酸),是比较危险的。医院的B超检查、核磁共振检查是不产生电离辐射的,其安全性较高。而X线检查、CT(计算机层析成像)检查、增强CT等检查会产生电离辐射,很多人对这些检查是比较担心的,害怕辐射量过大而造成身体损伤。 不同检查的辐射量 辐射剂量通常使用毫西弗来衡量,表示时间单位内人体吸收的辐射剂量。相关研究表明,100毫西弗以上的辐射剂量才会对人体的细胞造成影响,增加癌变的概率。而一次胸部X线检查的辐射剂量约0.02毫西弗,胸部CT检查的放射剂量高于X线检查,约为1毫西弗~2毫西弗,虽然不同扫描部位的辐射剂量也有所区别,但是所有放射检查的辐射剂量都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也就是说,所有放射检查的辐射量都在安全范围内,我们可以放心检查。随着检查技术和医疗设备的进步,放射检查的剂量也在逐渐降低,无论是X线检查还是CT检查,每一次检查的辐射剂量都远远低于生物效应的水平,因此可以说放射检查是安全的。 射线对人体的影响 目前的研究表明,射线对人体的影响有两种,一种是确定影响,另一种是随机影响。确定影响指的是人体吸收一定剂量的辐射后可能会出现某种疾病,如白血病、脱发、不孕症等,如辐射量达到了5000毫格瑞,可能会导致白内障的发生。随机影响指的是辐射剂量的大小与辐射损伤的发生概率有关,但是与辐射损伤的严重程度无关。一般情况下,一次放射检查的辐射量并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但是对于儿童、孕妇等敏感人群来说,医生会尽量选择非放射性检查,如B超、核磁共振等。 总之,做放射检查是存在辐射风险的,但随着现代检查技术的不断进步,辐射剂量被严格控制在安全范围内,患者可以放心检查。对某些特殊人群来说,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伤害,在检查时应该做好非检查部位的防护。 (作者供职于山东省泰安市肿瘤防治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