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磁共振检查 □孙明华
日常工作中,我们有时候会面临患者家属这样的询问:“我又不做检查,为什么还要把手机、钥匙都掏出来放到一边?” 这样的场景常常会发生在家属搀扶患者进入磁共振机房、陪护患者做检查的时候。 对于磁共振检查,不熟悉的人可能会对检查的要求感到奇怪,甚至有些不知所措。 磁共振,首先就需要有磁,也就是磁场。在磁共振机房里,无论是否有人在做检查,都始终有着恒定而强大的磁场。我们常说的1.5T、3.0T,指的就是机房内主磁场的强弱。数值越大代表磁场越高。T是磁感应强度单位Tesla,也就是“特斯拉”。 所以无论是谁(包括但不限于患者、陪护家属、医生、操机技师),无论何时,只要进入磁共振机房,都需要把身上的金属物品全部去掉。这样既能避免电子元器件失灵,也能保护进入机房的人。因为机房内强大的磁场,往往会把金属物品吸附上去。尤其是一些小东西,会被加速到很快,如果打到人身上,会像子弹一样伤害人体。 我们随身携带的金属物品,常常包括手机、手表、硬币、磁卡、钥匙、刀具、皮带、眼镜、别针、打火机、耳环、项链、金属扣等。 除此以外,体内植入的物品也需要注意。对于心脏支架、血管夹、假肢、义眼、节育环等,需要鉴别材质,判断是否能够进入机房。植入心脏起搏器的患者,要了解相关型号。目前,临床上有抗磁起搏器,但是只能在1.5T以下的磁共振做检查。对于携带胰岛素泵的患者,则需要由病房护士将其去除之后才能做检查。假牙、助听器等也应当摘除。 对于一些危急重症患者,往往会带有很多生命支持和监护设备,一般是坐着轮椅甚至是躺在病床上过来。在他们做检查时,病床、轮椅、拐杖等都需要放在磁共振机房之外,由别人协助将患者放到检查床上。协助者身上的金属物品、患者的氧气瓶和心电、指脉等监护都需要去掉。通常还会要求一到两位家属在里面陪同,以便患者顺利完成检查。 一次成功的磁共振检查,不仅仅需要这些关于安全的考虑,还需要患者的配合。磁共振检查时间久、要求高、噪音大。有时候,患者整个身体都需要进入磁体内。狭小的孔径,可能会引起患者心理、生理的不适。有一些患者属于幽闭恐惧者,很难配合,导致检查失败。检查多个部位或者检查时间比较久的患者(比如心脏磁共振需要40分钟到1小时),长久保持一个姿势不动,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不小的挑战。 不同部位的检查,也有着不同的要求。腹部磁共振常常需要空腹、憋气,按照指令“吸气-出气-憋气”,以便采集到呼气末的数据信号。盆腔磁共振等需要做肠道准备,适度憋尿。还有一些增强患者,需要注射钆对比剂,对于相关适应证、禁忌证、过敏反应也要注意。 总之,磁共振检查是一个既复杂又简单的检查,我们要配合医护人员的要求,为下一步诊断治疗提供可靠的影像学证据。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