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会芹
医学影像学是一门通过医学影像技术对人体进行检测、诊断和研究的学科。它主要运用X射线、超声波、CT(计算机层析成像)等技术对人体进行断层扫描,从而获取人体结构和功能信息,在临床医学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医学影像中,CT和核磁共振诊断在临床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CT和核磁共振诊断报告单,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内部结构和病变情况,辅助确定诊断,制订治疗方案,以及评估治疗效果。因此,对于普通大众来说,了解如何解读CT和核磁共振诊断报告单,不仅可以增加对自身健康状况的了解,还能更好地与医生进行沟通和交流。
医学影像诊断报告单包含什么
诊断报告单由放射科医生完成,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患者的基本信息、检查信息、影像所见信息以及诊断意见。其中诊断意见是检查的结论部分,也是患者最关心的内容。诊断意见大致可概括为这几类:
1.正常:提示此次检查没有问题。如胸部后前位拍片未见明显异常,腹部立位平片未见明显异常,右膝关节正侧位拍片未见明显异常等。
2.准正常:这类诊断提示身体有一些问题,但没什么临床意义,也就是说不需要治疗,没有严重的不良预后。如肺内钙化灶、肺内纤维索条、主动脉钙化、肠管积气、轻度骨质增生、颈椎生理曲度变直等。
3.准异常:提示身体有明确异常,但目前不好定性,或短期内无须处理。如肺内小结节建议定期复查、肠管小的液平面请结合临床、腕骨可疑骨折建议CT进一步检查等类似情况。
4.异常:如果有异常,影像医生会写出自己的诊断,告诉临床医生患者的问题。这种情况一般需要进行处理或做进一步检查。
CT、核磁共振诊断报告单中的
一些专业术语
1.不用任何干预直接做的叫CT平扫。
2.注入造影剂后再检查的叫增强扫描。
3.现代CT设备性能大大提高,采集到的原始数据,可借助强大的计算机系统做二次处理,叫图像后处理。
4.若诊断报告单中提到“占位性病变”,一般指肿瘤。
5.若诊断报告单中提到“血管信号缺失”,一般指血管狭窄。
6.若诊断报告单中提到“不除外……”,则是需要做进一步检查以鉴别。
7.若诊断报告单中提到期、型、度等概念,则是对病变的进一步描述,有利于临床医师更好地把握疾病特征。
如何解读CT、核磁共振诊断报告单
解读CT、核磁共振诊断报告单时,首先,要了解常见的解剖结构和器官,理解报告单中的术语,以便更好地理解影像中呈现的部位;其次,需要关注诊断报告单中涉及的异常表现,比如密度异常、结构改变、增强灌注等;最后,需要理解诊断报告单中所描述的组织结构、信号强度等信息,对比正常情况和病变情况的差异,了解病变的位置、大小、特点,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在解读CT和核磁共振诊断报告单时,要注意遵循医生的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获取正确的解读和诊断;同时,不要盲目地解读诊断报告,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焦虑和恐慌。如果有任何疑问,应及时与医生进行沟通,以获得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作者供职于山东省济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