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炳勇 李纳纳
消化病学的发展现状 学科规模不断扩大,专业队伍建设逐步加强 河南省县市级二级以上医院消化专科大多已从传统的大内科独立出来,建立了一定数量的专业医师队伍,专科医师超过1500人,能基本满足河南省居民的消化系统健康需求。但在不同级别的医院里,专业队伍差异较大,主要体现在职称、年龄、学历分布方面。 学科建设仍需加强,能基本满足河南省居民的诊疗需求 随着与国内外同行的交流,部分省级医院已经开始亚专科建设的探索,部分医院已经成立消化亚专科中心、研究所或专门的消化病院中院,成为消化系统疾病基础研究、新技术应用推广、疑难疾病诊治和消化专科人才培训基地。 科研水平逐年提高,积极参与国内外学术会议 河南省消化病学与国内知名医院相比起步较晚,受限于经济发展水平,故在基础研究方面发展缓慢,针对消化系统疾病的研究内容较为分散,转化医学研究较少,且明显低于全国水平,创新性不高。在研究内容方面,河南省消化病学的基础研究相对较少,多为资料技术的临床应用研究,但设计水平低、循证医学级别较低;针对新机制、新分子等的研究少,用于诊断治疗的基础发现更是寥寥无几。 目前,河南省正奋起直追,在消化内科临床研究方面发力。近年,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多家省级医院消化内科承担多项全国临床研究课题,在研究起点、跟踪发展、国际论文发表等方面都有比较明显的进展,展示了河南临床研究的水平,但总体上多为协作研究单位,且在人才培训体系、机制、经费投入管理等方面仍有较多问题亟待解决。 科普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 这些年,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兴起,河南省“消化人”抓住机遇,多渠道宣传消化系统疾病方面的医学知识。其中,以河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医生梁宝松为典型代表的“消化人”积极组织开展科普讲座,宣传健康知识,获得好评。 河南省消化病学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优化管理。作为全国人口大省,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医生常规医疗数量巨大、严重超负荷工作,且存在科研时间少、人员短缺且配备不合理等问题。此外,学科发展与人员计划体制不协调,使得学科发展所需的人才资源协调和到位困难。只有在管理上先做到有计划,合理投入人力、物力、财力等,消化病学的临床研究及转化医学研究才会顺利发展。 逐步提高各级医院的装备水平。虽然河南省逐年加大对医疗和科研机构基础设施、装备的投入力度,但是仍存在投入的随机性大、基层消化诊疗装备普遍不全或落后、影响学科发展和医疗服务保障能力等问题。 积极应对老龄化问题。河南省人口老龄化严重。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在研的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主动健康和老龄化科技应对”——《医养结合服务模式与规范应用示范》,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但消化系统疾病所需的家庭护理和医生培训制度尚待建立。 目前,河南省对消化病学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为河南省消化病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一些学科的优势地位得到加强和巩固,在部分领域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河南省的消化病学兼具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的特点,疾病谱广,患者数量庞大,是我们从事消化系统疾病研究、诊治的优势,是我们培养优秀的临床医师的重要条件和机遇。省内的一些临床医师的医疗水平已在国际上出类拔萃或领先,为我们开展大样本量、多中心随机对照和前瞻性研究等提供了保障。基于此,河南省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医生可以在循证医学研究领域大有作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