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刘 旸 通讯员李 亢)记者3月12日从河南省卫生健康委获悉,年内河南将在全省三级妇幼保健机构中医药科室标准化建设达标率达90%的基础上,全力推进二级妇幼保健机构中医药科室标准化建设达标率达70%。 同时,全省妇幼保健系统将进一步推动中医药融入妇幼健康机制,实施妇幼健康领域中医药服务专项行动,全方位推广中医药服务,实现妇幼保健机构中医药服务全覆盖。 近年来,河南实施“妇幼健康领域中医药服务”系列试点,探索形成“四结合、两融入”的中医药融入妇幼健康机制,并逐年提质扩面,通过加强妇幼保健机构中医药科室标准化建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适宜技术推广应用、加强创新服务载体的模式,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妇女儿童常见疾病诊疗和预防保健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加快推动中医药与妇幼健康深度融合发展,持续提升全省妇幼健康服务能力和水平。 2019年,河南省第一批6家中医药融入妇幼健康试点单位探索将中医药服务渗透于儿童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2021年,42家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开展中医药服务试点;2023年,65家妇幼保健机构探索融入形式走深走实。试点单位实现“两下降四提升”(门诊儿童患者抗生素和门诊输液量下降,中医门诊量、中医治疗人次、中药处方、中医药收入均增长)的显著成效。通过系列试点推进,河南持续推动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发挥传统中医医疗保健特色,初步探索形成了临床与保健结合,将中医药融入妇女儿童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治未病与治已病结合,坚持中医药保健治未病,关口前移,打造妇幼健康中医药特色服务;传统中医与中医适宜技术结合,探索挖掘妇女儿童易于接受、安全有效的适宜技术;院内中医与辖区中医结合,履行妇幼健康服务机构职责,在辖区内开展现场指导和业务培训,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同时,河南还探索把中医药服务融入群体保健、融入孕产期保健、融入健康教育。 目前,河南已将妇幼保健机构中医药科室标准化建设列入省委、省政府中医药强省发展战略,明确要用3年时间,开展全省二级以上妇幼保健机构中医药科室标准化建设工作,推进妇幼保健机构按要求设置符合标准的中医临床科室、中药房、煎药室和治疗室等,补齐中医服务设施设备,配备中医药服务人员,规范服务技术,提升服务能力,提高门诊中医药服务量。 年内,河南将进一步推进妇幼保健机构中医药科室标准化建设工作,并将探索第二批妇幼健康中医药适宜技术列入年度妇幼健康重点工作,继续推动保健与临床相结合、个体与群体相结合、中医与西医相结合的妇幼健康高质量发展机制,切实提升妇女儿童健康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