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
PDF版查看  第五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六版:医技在线
PDF版查看  第七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八版:老年健康
PDF版查看  第九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一版:妇幼健康
PDF版查看  第十二版:健康促进
 
第三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中医药在文化自信中传承创新
“一次挂号管三天”有待进一步细化
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借智借力补短板 提质提效促发展
年轻人告别“脆皮” 重在改变不良习惯
1
11 1 2024年3月16日 星期六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中医药在文化自信中传承创新
 

□魏彩玲

   3月4日,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召开党组扩大会,专题传达学习了全省中医药强省建设大会精神,具体提出了“全省要打造中医药发展的‘五个高地’”目标,即打造科技创新高地、打造医疗服务高地、打造产业发展高地、打造人才集聚高地、打造具有河南特色的中医药健康旅游品牌。“五个高地”的提出,进一步坚定了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文化自信,促进了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文化自觉。
    “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为促进新时代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指明方向、描绘蓝图、明确任务。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屡经天灾、战乱和瘟疫,却能一次次转危为安,《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本草纲目》《温热论》……一代又一代医者不断总结抗击疫病经验,不断创新行之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为中华文明的繁荣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疫情防控中,源自中国古典医籍的“三药三方”发挥了重要作用,并被多个国家借鉴和使用。中医药抗疫经验带着深深的文化自信走出国门,为世界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这是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
    中医药作为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与人民生命健康、幸福生活密切相关。从发掘中医药时代价值,到指明中医药发展路径,再到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新时代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意义深远。因此,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责任重大。
    新时代我们该如何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做活千年医药今朝文章,答好振兴发展时代命题。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是必经之路。传承精华、中医药发展才能源远流长;守正创新,中医药发展才会清流激荡。
    传承精华。一纸经方传承千载,一缕药香跨越古今。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近年来,我国中医药事业取得显著成就,为增进人民健康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医“辨证论治”“治未病”,看重整体,着眼于“病的人”,而不是看重局部,只关注“人的病”,从而形成了鲜明特点,是中医药的灵魂和精髓。诚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的,“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只有这样,才能把中医药这一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才能让古老的中医药学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让“中国处方”为人类健康做出更大贡献。
    守正创新。踏古,访中华文明之瑰宝;知今,开振兴发展之良方。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国家引领和支持下,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正逢其时。中医药事业发展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从《黄帝内经》奠定中医理论体系,到明清时期温病学的产生,再到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受中医典籍启发,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取出青蒿素……守正创新始终是推动中医药发展的根本动力,推进着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推动着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药品研发。
    坚持文化自信,昂首阔步走向世界。古老的中医药学以其独特价值,越来越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和认可。《黄帝内经》《本草纲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名录,中医针灸、藏医药浴法被分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医药传统医学被纳入《国际疾病分类第11次修订本》。截至“十三五”末,中医药文化已传播到全球近200个国家和地区,中国与40多个外国政府、地区主管机构和国际组织签署了中医药合作协议。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113个成员国认可使用针灸,其中29个成员国设立了相关法律法规,20个成员国将针灸纳入医疗保险体系。同时,中医药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古往,中医药在千年传承中时光流转,释放经久不衰的独特魅力。未来,这份魅力一定会更加绚丽多彩,迈着自信的脚步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作者系河南中医药大学研究生)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