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要闻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PDF版查看  第九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一版:妇幼健康
PDF版查看  第十二版:健康促进
 
第八版:杏林
 上一版    下一版  
李氏国医妇科学术流派 五代行医的中医世家
跟着《黄帝内经》学习辨五脏
春分时节话养生
金银花
1
11 1 2024年3月19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跟着《黄帝内经》学习辨五脏
 

□娄亮

 

   中医之难,一在辨证,二在用药,辨证尤为难中之难。辨证不准,则用药断难取效。辨证之要在于识症,识症准、认症清,则病邪之所在,病性之虚实寒热,当无遁也。证有外感、内伤之分,外感易辨,内伤难辨。《黄帝内经》记载:“有诸内必形诸外。”故脏气内伤,必外有所应,或应于脏气功能之异常,或应于其经络循行之处,或应于五脏之收受。
    五脏功能正常,是人体生存的根本,外邪不易侵犯。脏气一旦受伤,则功能失常,即见诸症。
    以肺为例,《灵兰秘典论》曰:“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曰:“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黄帝内经·素问·经脉别论》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因此,肺主气,肺主治节,肺主行水,肺主宣肃。
    肺主气,司呼吸,故肺脏受伤,肺的呼吸功能就会受影响,出现咳嗽、气喘、呼吸困难等症状。肺主行水,肺为水之上源,肺脏有病,亦可见水肿,故水肿亦可从肺论治。在《金匮要略》中,治水有“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其越婢加术汤及甘草麻黄汤,皆用麻黄宣肺发汗,使水从肌表而去,即水肿从肺论治之法。
    五脏之经络循行,各有法度,各有分布。因五脏与经络相连,故五脏内伤,则可见于其经络循行之处。如足少阴肾经(简称肾经),起于小趾之下,邪走足心,出于然谷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以上踹内,出腘内廉,上股骨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
    肾经邪走足心,故足心热,多从肾阴不足论治,正如《不居集》所说:“足心如烙者,虚火烁阴,涌泉涸竭也。”肾经多气而少血,虚劳之人,真阴不足,故足心如烙,乃水不制火之故;因肾经循喉咙,挟舌本,故《伤寒论》中少阴病有桔梗汤、猪肤汤、苦酒汤、半夏散及汤等方治疗咽干咽痛。
    五脏之收受出自《金匮真言论》:“五脏应四时,各有收受乎?”《类经》解之曰:“收受者,言同气相求,各有所归也。”五脏之收受包括五脏所合、所荣、所主、五窍、五液、五色等。五脏所合,又叫五脏外合五体(肝合筋,心合脉,肺合皮,脾合肉,肾合骨)。所合的五脏与五体之间,属性相同,并通过经络内外相连。
    《黄帝内经·素问·五脏生成篇》曰:“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其主肾也。肺之合皮也,其荣毛也,其主心也。肝之合筋也,其荣爪也,其主肺也。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其主肝也。肾之合骨也,其荣发也,其主脾也。”《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肝主目;心主舌;脾主口;肺主鼻;肾主耳。”因此,五体与五脏有对应的关系。五脏有所伤,则其对应皆可一一显露出来。
    如以肝为例,肝主目,故肝的病变往往影响眼睛。肝经风热,则见目赤痒痛;肝血不足,则两目干涩、视物模糊;肝风内动,则见目斜上视等。肝合筋,筋赖于肝血的滋养,如果肝血不足、血不养筋,则可见手足震颤、屈伸不利等;肝风内动,可见四肢抽搐、角弓反张等。
    综上所述,临证时应细辨脏气之功能、经络之循行、五脏之收受,然后三者互相参考,则病之所在当无遁也。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