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利 文/图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由于手术创面较大、游离皮瓣、血运减少等因素,常会导致渗出增多、皮下积液,不仅给患者造成痛苦,还增加了住院时间及费用,影响下一步治疗。术后过早活动使皮瓣与基底部分离是引起皮下积液的主要原因。术后保证皮瓣成活的首要问题是使皮瓣固定不悬空而紧贴在胸壁上。实践证明,加压包扎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临床上通常采用胸带加压包扎、放置引流管等方法减少皮下积液。 我搜集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并结合临床,发现现有的固定带虽然种类很多,但是大多布料粗糙、制作程序烦琐、视觉效果不好,且佩戴程序烦琐,舒适度低,无法满足患者的需求。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制作了这款固定带。 布料需要满足以下几点要求:首先,有弹性且弹力不能太差,回弹力要好,不能太紧绷,否则会影响患者上臂的血液循环及胸部呼吸;其次,手感要舒适,透气性要好,满足不同季节患者的需求;布料定型性及服帖性好,不会随着患者的活动而向中心地带卷曲。经过十几次的实验,我最终选择了棉毛布(又叫双面布),因为它手感柔软、透气性好、不易卷边,患者的舒适度很高。 从做完手术开始,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进行患侧肘关节以下部位的活动。为便于患侧前臂的运动与休息相结合,固定带的一侧设计了宽6厘米、长15厘米的手腕休息带,既防止患侧前臂随意外展及下床活动后长时间下垂加重水肿,又给前臂寻找到很好的力量支撑点,患者感觉很轻松。 由于患者胖瘦不一,我根据临床多次试验结果,将固定带分为3种型号:小号、大号、均码。连接处选用了粘合力较好、可反复使用的粘贴扣,可以满足胸围臂围尺寸不同的患者的需求。放宽粘贴扣可使患者入睡更舒适,适度约束又可以避免熟睡时患侧肢体活动过度,时时提醒患者患侧肢体不能随意活动。 固定带可以满足左侧或右侧部位乳腺癌术后患者的使用。在固定带的有效辅助固定下,患者不用刻意让患侧肢体保持内收位,避免患侧肢体肌肉紧张带来的疲劳感及伤口的疼痛感,大大增加了舒适度。经过临床使用,效果极好。 作品的科技含量及创新亮点 1.本作品改变了以往的面料,选用手感柔软、透气、不易卷边,且具有高弹性的棉毛布,布料厚薄适中,患者感觉舒适。 2.可以有效地固定乳腺癌患者的患侧上臂,将上臂及前臂均放置在合适的位置,减少前臂下垂的次数。 3.有弹性但不影响血液循环。患者可以解放双手,进行基本的正常生活,十分方便。 4.同一个产品可以满足乳腺癌患者不同部位的需求。 5.价格低廉。 作品的应用价值及意义 临床研究发现,对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的患者,术后患侧上肢过早活动是引起皮下积液的主要原因。若仅靠自身的控制力,患者要做到长达7天~10天的上肢制动,这显然是做不到的。固定带松紧适宜,可以有效地约束乳腺癌患者的患侧上臂,使皮瓣与基底部紧密贴合;将上臂及前臂均放置在合适的位置,使患者感觉舒适,减少引流液的渗出,减少患者住院的天数。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胸科医院)

患侧肢体固定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