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发现肺结节别轻易下诊断 |
|
□王传建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肺部结节被检出。一旦发现肺部结节,很多人就如临大敌,担心自己是患上了肺癌。肺结节不等同于肺癌。 什么是肺结节 肺结节是指肺部出现的直径小于或等于3厘米的圆形或类圆形、不透明的病灶。它可以是孤立的,也可以是多个出现。肺结节可以是良性的,也可以是恶性的,其中良性的可能性较大。良性结节是由肺部炎症、结核、霉菌感染等原因引起,而恶性结节则可能是肺癌的表现。 肺结节的诊断依据 要诊断肺结节的性质需要结合多方面的信息,包括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等。其中,影像学检查是最常用的手段,主要包括X线、CT(计算机层析成像)等。 在影像学检查中,医生会根据结节的大小、形态、边缘、密度等因素来判断其良恶性。一般来说,结节越大、形态越不规则、边缘越模糊、密度越不均匀,恶性的可能性就越大。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因素并不是绝对的,很多良性结节也可能具有上述特征。 不要轻易下诊断 由于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难度较大,医生在诊断时需要非常慎重。医生通常会建议患者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如增强CT、PET-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等,以获取更多的信息。同时,医生还会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做出更准确的诊断。 在这个过程中,患者和家属也需要保持冷静和耐心,不要过于焦虑或恐慌。过度的担忧不仅不利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还可能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正确的做法是积极配合医生的检查和治疗,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生活习惯。 肺结节的处理原则 对于肺结节的处理,通常遵循“个体化、多学科、综合性”的原则。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结合各种检查结果和专业知识,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对于疑似恶性的肺结节,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切除;而对于良性结节,则可能采取观察、药物治疗等保守治疗方法。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肺结节的处理并非一劳永逸。即使是良性结节,也有可能发生变化或恶变。因此,患者在接受治疗后需要定期进行复查和随访,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变化。 如何预防肺结节 虽然肺结节的具体成因尚未完全明确,但一些已知的风险因素已经被确定,长期吸烟、暴露在空气污染环境中、有家族肺癌史等都是肺结节的高危因素。因此,预防肺结节需要从这些方面入手: 戒烟 吸烟是肺结节和肺癌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尽早戒烟可以大大降低患肺结节和肺癌的风险。 避免暴露于空气污染环境 尽量避免长时间暴露在空气污染严重的环境中,比如工厂、工地等。出门时可以佩戴口罩,减少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吸入。 健康饮食和锻炼 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和适度的体育锻炼有助于增强身体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体检可以及早发现肺结节等异常情况,为早期治疗提供机会。 (作者供职于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第一人民医院影像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