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怎么治疗 |
|
□宋岭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一组克隆性造血干细胞疾病,其特征是血细胞减少,髓系细胞一系或多系发育异常、无效造血,以及演变为急性髓系白血病的风险较高,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危害较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作为一种对人体危害性较大的疾病,目前临床发现,该病发生率呈现为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该病的自然病程以及预后个体差异较大,治疗也需要根据患者的特征制定个体化方案。那么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方案有哪些呢? 由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能完全阐明,迄今为止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还没有统一的特异治疗方案,但对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治疗原则的认识已逐渐趋于一致。 现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治疗选择主要有:单纯支持治疗;刺激正常残存造血干/祖细胞或改善病态造血克隆的造血效率;根除病态造血克隆并恢复正常造血。 支持治疗是IPSS(国际预后积分系统)低危、中危-I患者,特别是高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的主要甚至唯一治疗手段,支持治疗主要包括输血治疗、去铁治疗、抗感染治疗、细胞因子治疗。 刺激正常残存造血干/祖细胞或改善病态造血克隆的造血效率,主要包括免疫抑制药、免疫调节剂等药物的应用。 根除病态造血克隆并恢复正常造血,主要包括造血干细胞移植、去甲基化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方案化疗等。 经过治疗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的病程大致有以下3种主要演变模式:患者病情稳定,骨髓中原始细胞不增多或轻微增多,而不超过5%,随诊中未发生白血病转变,仅靠一般支持治疗可存活数年甚至十多年;患者初期病情稳定,骨髓中原始细胞不增多或轻度增多,经过一段时间以后,骨髓中原始细胞突然迅速增多,转变为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骨髓中原始细胞进行性增多,临床病情随之进展,直至转变为急性髓系白血病。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在治疗期间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十分重要,高强度的治疗虽然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发展,但是高强度的治疗也会引发较多并发症,进而提高患者的死亡率。因此,高强度治疗并不适用于所有阶段的患者。 除上述内容外,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作息规律,早睡早起,保证睡眠充足,多休息,调整好心态,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疾病,有助于促进身体恢复。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信阳市中心医院血液内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