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PICC护理守护你的静脉通道 |
|
□全玉萍 静脉,作为我们身体内的“生命通道”,在医疗治疗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而PICC(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术,就是为这条生命通道加上一道“保险”,确保治疗过程更加安全、顺畅。 PICC置管术是一种将导管从外周静脉(如手臂的静脉)插入,使其尖端到达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的医疗操作,避免了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同时也减少了药物对血管的刺激,为需要长期输液或化疗的患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手术过程中,医生会在选定的静脉穿刺点进行消毒,然后使用特殊的穿刺针和导管进行操作。整个过程需要严格的无菌操作,以确保患者的安全。术后,患者将拥有一条畅通的静脉通道,为后续的治疗打下坚实的基础。 PICC置管术虽然为患者带来了福音,但术后的护理同样重要,正确的护理不仅可以延长导管的使用寿命,还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让患者更加舒适地度过治疗期。 定期更换敷料,保持穿刺点清洁干燥 术后的穿刺点需要定期更换敷料,以保持清洁干燥,一般情况下,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换药计划。在更换敷料时,要注意观察穿刺点周围有无红肿、疼痛等异常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导管脱落 PICC导管在体内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和固定。因此,在手术后的一段时间内,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以防止导管脱落或移位。同时,患者在日常活动中也要注意保护导管,避免受到外力撞击或拉扯。 定期检查导管功能,确保畅通无阻 导管的畅通是确保治疗效果的关键,患者需要定期检查导管的功能,如冲管、封管等。在冲管时,要使用生理盐水将导管内的残留药物冲洗干净;在封管时,要使用特殊的封管液将导管封闭,以防止血液回流和血栓形成。 尽管医务人员在PICC置管术的护理中做了充分的准备和努力,但有时仍难以避免一些并发症的发生。 静脉炎 静脉炎是PICC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表现为穿刺点周围红肿、疼痛等症状。预防静脉炎的发生,需要保持穿刺点的清洁干燥、避免剧烈运动等。一旦发生静脉炎,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如使用消炎止痛药、更换穿刺点等。 导管堵塞 导管堵塞是PICC术后的另一常见并发症,预防导管堵塞的关键是定期检查导管功能,保持导管的畅通。一旦发生导管堵塞,可以尝试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冲管;若冲管无效,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处理。 PICC置管术为患者开通了一条生命的通道,通过科学的护理方法和爱心的关怀,医务人员可以让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更加安全、舒适。 (作者供职于山东省临沂市费县人民医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