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冠心病的早防早治 |
|
□李娟 冠心病是由冠状动脉血管发生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冠心病通常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病有关,不良的生活习惯、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也会增加患病风险。 冠心病的早期症状包括胸闷、心悸、气短、乏力等,往往容易被忽视。如果你经常感到疲劳、呼吸困难、心跳加速或胸痛等,建议及时就医。 如何预防冠心病 健康饮食 低盐、低脂、低糖饮食是预防冠心病的关键。多摄入蔬菜、水果、全谷类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少吃动物内脏和肥肉,限制盐分和糖分的摄入。同时,适量摄入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鱼类、坚果等。 适度运动 定期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有助于控制体重、降低血压、改善心肺功能。建议每周进行一次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 控制慢性病 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病是导致冠心病的重要因素。要积极控制这些慢性病,定期测量血压、血糖和血脂,及时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保持在正常范围内,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和管理。 戒烟限酒 吸烟和过量饮酒都可增加冠心病发生的风险。戒烟限酒,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降低冠心病的发生率。 减轻压力 长期处于高压力状态可能对心血管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学会合理应对压力,通过冥想、练瑜伽等方法放松身心,有助于降低冠心病发生的风险。 定期体检 要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尤其是中高龄人群,可及时发现导致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如有疑虑或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或咨询专业人士的建议。 学习心肺复苏(CPR) 要学习心肺复苏技能,以便在紧急情况下提供急救。 治疗冠心病的误区 只侧重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确实是冠心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改变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同样重要。运动、心理治疗、营养支持等都能够帮助患者改善心血管健康状况。因此,在制定治疗方案时,患者应与医生充分沟通,选择适合自己的综合治疗方法。 依赖偏方或非正规治疗 冠心病需要规范、系统的药物治疗,而且只能控制,不能治愈。因此,依赖偏方或非正规治疗可能会导致病情延误或加重。 (作者供职于山东省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