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卫生监督·天使之声
PDF版查看  第五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六版:基层视角
PDF版查看  第七版:乡医课堂
PDF版查看  第八版:卫生文化
PDF版查看  第九期: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版:妇幼健康
PDF版查看  第十一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二版:健康促进
 
第八版:卫生文化
 上一版    下一版  
母亲的往事
母爱无言
想念那段温暖的时光
与母亲相依相伴的日子
母亲,我最好的启蒙老师
1
11 1 2024年5月9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与母亲相依相伴的日子
 

□陈慧

 

   我一直觉得母亲节是一个特别浪漫的节日。一年当中,当然有很多机会可以向母亲表达爱,但有了母亲节,似乎又在提醒我们,不要忽略母亲,不要忘记亲情,不要忘记家人之间浓浓的依恋和情感。
    我的母亲是一个普通人,她不认识字,没什么文化,也讲不出什么大道理;但是,她身上有着我国传统女性的很多优良品质,比如吃苦耐劳、勤俭持家、正直善良、真诚友善等。正是母亲的抚育和教导、付出和牺牲,我和弟弟才能专心读书,考上大学并成家立业,各自有了如今的一番天地。
    母亲怀着我的时候,正在老家务农,父亲在离家很远的矿山工作。父亲只有在节假日的时候才能回来住几天,帮着母亲干点儿农活儿。母亲的妊娠反应特别大,几乎吃不下东西,还泛酸、呕吐,一直持续到分娩前,这种状况才缓解一点儿。在身体状况如此糟糕的情况下,她还要跟其他人一样下地干活儿挣工分,撑起一个家庭,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
    我出生在冬天,父亲探亲假有限,回家仅待了几天就回去上班了,家里也没有其他人帮忙。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全靠母亲一个人哺育。寒冬腊月的天气,母亲在池塘边砸开厚厚的冰层洗衣服和尿布。母乳不够吃,她就熬一些米油喂我。她还要操持家里的各种大小事务。
    后来,我生孩子、坐月子的时候,母亲和婆婆都守护在我身边。即使如此,我还常常觉得疲惫、辛苦。想想母亲当年那么艰难地把我养育成人,我的内心充满了敬意和歉疚。
    我和弟弟相差2岁,好几年的时光里,母亲在农村一个人带着2个孩子生活。有时候,农活儿太重顾不过来,母亲就白天把我和弟弟送到姥姥家,晚上再接回来。在我那时的记忆中,常常天都黑透了,母亲才来接我们。黑漆漆的夜里,母亲牵着我的手,怀里抱着弟弟,脚步匆匆地往家赶。有时候我太困了,母亲也会把我抱起来,她左手抱我,右手抱弟弟,真不知道她哪儿来那么大的力气。有一次,弟弟在路上掉了一只鞋。因为那时做一双鞋得费很大工夫,所以母亲把我们送回家后,又独自返回去找鞋,找了好久才回来。
    小时候,我身体不好,经常着凉发热,并且每次发热,扁桃体就会红肿发炎。当时农村的医疗条件差,很多个深夜,母亲背着我到很远的村庄找医生看病。那时候,我常常在母亲摇晃的后背上昏昏沉沉地醒来,看看周遭无边的黑暗,再昏昏沉沉地睡去。
    冬天天气寒冷,我和弟弟的棉袄、棉裤都是母亲亲手缝制的。她心疼我们,都是在做早饭的时候,将棉袄、棉裤烤得热乎乎的,抱在怀里拿来给我和弟弟穿。
    我7岁那年,父亲把我接到他所在的矿山上子弟小学,弟弟也上了幼儿园,母亲才从繁重的农活儿和照料孩子的琐碎中稍稍脱身。
    父亲的工资微薄,养活一家人捉襟见肘。母亲很快又开始了另一种劳作。矿山上有很多废石头,母亲每天去废石堆里捡一些成色稍微好一些的石块,把边边角角的有用的部分敲出来,积攒起一小堆,也能卖点儿钱贴补家用。我放学后也会去帮母亲捡石头、敲石头。那些石块粗粝、沉重,稍有不慎就会被划伤,母亲的手也因此被划出一道道血痕,越发粗糙。
    母亲不认识字,她辅导不了我和弟弟的学习。倒是我,常常想要教母亲写字、认字。母亲常说,她从小因为家里穷,上不起学,吃够了没文化的亏,现在就算要砸锅卖铁,也要供我和弟弟上大学。
    从小目睹着父母的含辛茹苦,我和弟弟都很懂事,学习成绩也很好。为了让我们去更好的学校读书,父亲想办法把工作调到镇上,我们也得以到镇上读中学。
    后来,我和弟弟先后考上大学。母亲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辛劳中渐渐老去,我每次放假回家,都发现母亲的皱纹越来越明显了,白头发也越来越多了。
    那时每年开学前,我带着学费回学校的时候,心情都会格外沉重。父亲所在的工厂倒闭了,工人们都下岗了。为了给我和弟弟挣学费和生活费,父母想尽各种办法,做小生意、打零工,一年到头非常不容易。母亲还常常嘱咐我,别不舍得花钱,一定要吃饱,需要什么就买什么。正是父母常年的辛勤劳作和辛苦付出,我才得以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读书。每念及此,我心里都充满了感恩和依恋。
    大学毕业后,我成家立业,结婚生子。儿子出生那年,父母也到了退休的年龄。在我反复地劝说之下,母亲才答应跟父亲到郑州来帮我带孩子。有他们在身边,我仿佛又回到小时候,虽然物质条件有限,但是一家人互相体贴、互相关心,日子也过得和睦、快乐。
    弟弟后来读了硕士研究生,又考上了博士研究生。母亲常常说,没想到她大字不识一个,还培养出了一个大学生、一个博士研究生。子女是她的骄傲,也是她生活的动力。
    如今,母亲快70岁了。因为年轻时繁重的劳动,对体力太过透支,所以她的身体一直不太好,有糖尿病、高血压病、冠心病、颈椎病等慢性病,常年大把大把地吃药。5年前父亲去世后,她的身体和精神更差了。即使如此,她依然一刻也闲不住,帮我操持着各种琐碎的家务,周末还花很长时间给我们做各种炖菜。
    前一段时间,田野里有很多野菜,她和几个邻居跑到很远的地方,挖了一兜野菜回来。母亲对各种野菜了如指掌,因为野菜曾是母亲和姥姥救命的食物。我们把荠菜包成饺子,闻着荠菜特有的那股清香,听着母亲说起以前挖野菜的事,真是难得的好时光。
    我常常想,我的生命是母亲给我的,我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浇灌的。我的性格和习惯,也受母亲太多的影响。我自己做了母亲之后,也更加深刻地了解和感知到为人父母的责任和艰辛。到底怎样才能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呢?我始终觉得自己做得远远不够。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郑州人民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