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
PDF版查看  第五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六版:基层视角
PDF版查看  第七版:乡医课堂
PDF版查看  第八版:卫生文化
PDF版查看  第九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一版:合理用药
PDF版查看  第十二版:健康促进
 
第十版:健康促进
 上一版    下一版  
生活中要避免这些伤胃行为
痴呆不仅是记忆功能的丧失
肛周、外阴部瘙痒症的治疗
如何评估饮用水的水质
卵圆孔未闭封堵:预防脑卒中的关键策略
1
11 1 2024年5月16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肛周、外阴部瘙痒症的治疗
 

□肖倩

肛周、外阴部瘙痒症是以肛周、外生殖器局部皮肤不同程度的瘙痒为主要症状的一组疾病。由于搔抓,患处常伴有抓痕、血痂、色素沉着、皮肤肥厚和苔藓样变等继发性皮损,并可蔓延至外阴部。该病的发病率为1%~5%,好发于中年男性,男女比例为4∶1。
    中医认为,该病的病因与风邪关系最为密切,但也认为与湿、热、虫、血虚等相关。西医认为该病病因复杂,与皮肤源性、精神源性、神经源性、系统性、混合性、其他类型瘙痒等相关。根据病史、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排除继发性肛周、外阴部瘙痒症,即可诊断该病。由于该病涉及隐私部位,患者羞于就医,往往在出现严重皮损后才到医院就诊,故具有难治、易复发的特点。
中医外治法
    中药熏洗、坐浴疗法 中医认为,本病多因脾失健运,气血亏损,血虚生风,风邪挟湿蕴热阻滞或虫淫所致,故临床上多选用清热利湿、养血祛风、止痒的中药进行标本兼治。中药熏洗疗法是一种选择适宜的中药并将其煎煮成药液后熏蒸、洗浴患处的治疗方法,通过发挥热力与透皮作用而起效,对于治疗肛肠类疾病具有良好的效果。临床上常采用黄连解毒汤(黄芩15克、黄连9克、生黄柏18克、生栀子10克、苦参30克、花椒15克、冰片5克),复方当归饮子洗剂(当归30克、黄芪30克、白芍30克、川芎30克、白蒺藜30克、荆芥30克、防风30克、地肤子30克、蛇床子30克、苦参30克、花椒30克、甘草20克),清热止痒洗剂(主要由败酱草、麻黄、威灵仙等药物乳化而成)治疗肛周及外阴部瘙痒,疗效确切,无不良反应,且患者耐受性好。
    针刺疗法 现代医学认为,肛周表皮及真皮浅层的游离神经末梢为痒觉感受器,受物理、化学等因素刺激后,会导致局部组胺激肽和蛋白酶等化学介质的释放并作用于神经末梢,使其引起冲动而产生瘙痒。有研究结果表明,外周血P物质(人体内重要的调节性多肽)是一种重要瘙痒介质,在瘙痒患者的皮损部位中,外周血P物质含量会增高。针刺止痒是通过破坏机体表皮及真皮交界处的感觉器官和浅层皮肤丛,阻断痒感的传导通路,来调节机体自主神经系统的平衡。中医认为本病乃禀赋不耐,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湿热内生,加之风邪外犯,风湿热邪浸淫肛周所致;或因气血不足,肌肤失养,化燥生风,风邪淫扰肛周而成。针刺治疗以清热利湿、养血祛风为原则。临床常取血海穴、脾俞穴、丰隆穴、足三里穴、承山穴、关元穴、曲骨穴、中极穴、大肠俞穴、会阴穴、膀胱俞穴、曲骨穴、三阴交穴、长强穴、阿是穴、双侧秩边穴、肾俞穴、带脉穴、归来穴、八髎穴、气海穴、石门穴进行针刺,疗效好,操作简单,无需昂贵设备,利于在基层医疗机构推广。
    穴位注射 穴位注射的常用药物为糖皮质激素,具有较强的抗过敏、抗炎作用,同时具有稳定溶酶体膜、抑制结缔组织增生及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功效,也可抑制炎性渗出,还可防止毒性物质的释放,抑制组胺的形成等,可有效缓解瘙痒症,预防渗液。将药物注入相应的穴位内,充分发挥了药物及穴位封闭的作用,既阻滞了皮肤的感觉神经,避免恶性刺激的传导作用,又形成了温和的良性刺激,促进神经系统功能的恢复,止痒止痛,减少皮损,防止渗出。
    穴位埋线 穴位埋线是将羊肠线这种异体蛋白组织埋入特定穴位中,产生持久而柔和的刺激作用,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穴位埋线治疗特发性肛周瘙痒症,能显著减轻患者局部的瘙痒症状,且价格低廉、操作简单、便于掌握,属于绿色健康疗法,适合在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自血疗法 自血疗法是把患者自身的静脉血液从静脉血管内抽出,再注入相应的腧穴内,从而刺激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反应,可产生非特异性脱敏作用,促进白细胞吞噬作用,从而增强机体免疫力,达到调理人体内环境,降低机体的敏感性和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该疗法用于肛门瘙痒症,疗效显著,且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西医外治法
    西医治疗该病多以对症治疗为主,短期效果显著,远期效果欠佳。常用的方法有药膏外涂、封闭注射疗法、肛周皮下神经游离术、紫外线光疗等。
    由于肛周、外阴部瘙痒症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西药虽短期疗效好,但难以根治,停药后容易复发,而手术与局部封闭注射治疗,又容易导致术后肛周皮下感染等问题。中医对该病的研究较早,《外科心法要诀》提出“痒属风,亦各有因”,在《五十二病方》首载并称为“朐痒”,后世医家称之为“肛门痒”。与西医外治法相比较,中医外治法更加安全可靠,副作用小。
    (作者供职于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柳州市人民医院中医肛肠科)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