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要闻
PDF版查看  第六版:中医药周刊·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PDF版查看  第九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一版:医技在线
PDF版查看  第十二版:健康促进
 
第二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焦作市将为1万名儿童青少年进行免费近视防控检查
疼痛科来了位“针到痛除”的河南医生
“防艾专家进校园”走进两所高校
急救人员和安保人员正在转运患者
口腔健康检查
专家:别拿偏头痛不当病
“半亩方田,我的家”
1
11 1 2024年6月4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半亩方田,我的家”
  (上接第1版)
实现可持续发展
    对许多精神障碍康复患者来说,康复不仅仅意味着消除疾病的症状和防止复发,还有重要的长远目标,即帮助他们回归社会,正常参与社会活动。
    18岁~35岁是精神疾病的高发期,这个时期的患者处于青壮年,有些患者还具备一定的特长和技术。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精神障碍康复患者病情得以控制,可以出院参加社会劳动;但是大众对他们的不了解甚至是恐惧,是众多精神障碍康复患者始终游离在社会边缘地带、无法实现自我价值的主要原因。
    杨卫卫说:“精神疾病和高血压病、糖尿病并没什么不同,早发现、早治疗、规范用药,处于稳定期的精神障碍康复患者可以回归生活。”
    治疗-康复-就业-回归社会,对精神障碍康复患者全链条管理,政府、社会、家庭,谁来做?“医疗机构来做最合适。专业的医务人员了解患者的脾气和性格,也知道患者病情以及发病时的处置方法。没有资金办工厂,但是灵宝市周边有山有水有土地,可以带领患者种地、搞养殖。”2019年,刚从新乡医学院心理学专业学习归来的杨卫卫,着手研究精神障碍康复患者病情稳定后的康复管理以及如何实现患者的自给自足等问题。
    2019年,在杨世昌团队的支持下,在灵宝市政府相关部门的协助下,通过选址、组建专业团队、争取项目资金等一系列的操作后,灵宝市精神障碍社区康复基地顺利建成。项目建设期为5年,计划将基地建成一个连锁化、品牌化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机构,让患者最终在这里实现从“临床痊愈”到“社会痊愈”。
    在志愿者的帮助下,2023年7月,基地的精神障碍康复患者成立了灵宝市山水田园农业专业合作社,专门经营精神障碍康复患者的劳动生产所得。基地按照多劳多得的原则,将收入全部分发给患者。现在,基地年收入20余万元,基本与患者日常花费持平。
    以卫亮为例,目前,他靠劳动平均每天的收入为10元钱,虽然微薄,但对精神障碍康复患者来说,这是他们用自己的劳动创造的价值,意义非凡。
    “我们又开发了新的康复项目,比如养殖红粉虫和桑蚕,还组建了一支腰鼓队,这些都是基地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基地规模的一步步扩大,我们的康复项目会越来越多。”杨卫卫对未来信心十足,2024年基地还计划与新乡医学院、武汉科技大学等科研机构专家团队联合开发更多的康复项目,实现精神障碍康复患者不花钱就能在基地接受康复治疗,还能获得收益,最终推动社区康复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傍晚时分,记者与卫亮道别的时候,他正在与同伴们养护蚕宝宝。卫亮说,等蚕宝宝长大吐丝成茧的时候,就可以挣好多好多钱,就能买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了。
    山风吹来,基地的各种瓜果蔬菜、花卉的枝叶随风摆动,似乎在向人们炫耀主人的劳动成果,又像是在欢迎深陷精神沼泽的人,来这里与它们一起生活、成长。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