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特别报道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要闻
PDF版查看  第六版:中医药周刊·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八版:杏林
 上一版  
黄氏中医儿科学术流派 英才辈出的杏林世家
小暑时节话养生
三伏天晒背 养阳又祛湿
养生食谱
1
11 1 2024年7月9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黄氏中医儿科学术流派 英才辈出的杏林世家
 

□李付根 吴婷婷

 

   “‘笔尖一动,关乎人命;小儿虽小,人命一条’。黄氏中医儿科的发展,离不开国家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加强中医优势专科建设的好政策,集中体现了中医药‘传承、创新、精诚、仁和’的精髓。”近日,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医学部小儿外治中心学术带头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黄甡说起黄氏中医儿科的蓬勃发展时强调。

120余年历史 四代传承佳话
    谈及黄氏中医儿科120余年的历史,第四代代表性传承人黄甡娓娓道来。始创于清朝光绪年间的黄氏中医儿科,历代传承人均专习岐黄,攻研医理,成一方名医。其先祖黄克质先生,以精通内科,擅长妇科、儿科而著于当地,被誉为睢县四大名医之一。因家族人多,故设药肆,开设“文雅堂”。黄克质凭深厚的理论基础,以及对医学经典及名家著作的领悟,悬壶济世,求诊者踵趾相接。由此开创了黄氏中医儿科学术流派。
    第二代代表性传承人黄明志,系黄克质之子。黄明志自幼习读《药性赋》《汤头歌诀》《黄帝内经》《难经》等医学著作,侍诊过多位老师,收集整理他们的经验、验方,总结他们的医学思想,化为己用。黄明志专习岐黄,攻研医理,18岁便能独自出诊。黄明志因平时勤于临证,加之天赋异禀,故被患者尊称为“少先生”。
    1952年,黄明志任民权县卫生协会秘书,后担任河南中医学院(现为河南中医药大学)教师,承担儿科、妇科、伤寒等学科的教学工作。
    1987年,黄明志任河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委员会常务理事、河南省中医儿科委员会主任委员。在职期间,历经“白喉”“非典”等疫情,黄明志身前士卒,奋战在抗疫一线,总结临床经验,化裁古方。黄明志诊病“查人所未查,问人所未问,思人所未思”,在小儿疑难杂症的治疗方面卓有建树。
    黄明志从医之余,坚持开展学术研究,先后发表了《治疗大脑发育不全的体会》《效蜂集选方》《儿科医籍选》等论著,开展了“退高热童乐浆治疗小儿发热的临床研究”“三甲痉瘫康颗粒治疗儿童痉挛型脑瘫的研究”等课题研究,促进儿科相关疾病治疗的进展。黄明志淡泊名利,专心习医,1970年~1977年曾任河南省民权县龙塘镇寄岗村“赤脚医生”,并为第四代传承人黄甡的中医启蒙老师。
    第三代代表性传承人黄桂生,系黄明志之子。黄桂生自幼随父亲黄明志学医,谨遵父亲教诲,造福患者。
    第四代代表性传承人黄甡,系黄桂生之长子。黄甡1995年大学毕业之后,一直跟随祖父黄明志学习中医,之后又相继拜刘弼臣、李发枝、张奇文为师。黄甡认真学习老师们的学术思想和用药经验,临床技术得到了质的飞跃。
    2004年,黄甡的日门诊量已突破200余人,后限制到每天120人左右,成为河南省第一个“限号”的主治大夫。坐诊期间,黄甡不急不躁,给患儿及其家长耐心地沟通,是患儿眼中“和蔼可亲的黄伯伯”。此外,黄甡善于将小儿疾病的家庭养护方案编成口诀传授于家长,实现中医治疗与家庭护理双管齐下。
    黄甡现任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小儿推拿外治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中药外治分会副会长、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中医膏摩疗法分会会长,河南省中医药学会小儿非药物疗法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获得了“河南省优秀学术经验继承人”“优秀临床骨干人才培养对象”等荣誉。
黄氏中医儿科创新发展
    黄氏中医儿科历经120余年发展,人才辈出。2005年,全国中医儿科学术研讨会在郑州召开期间,张奇文携儿科同道参观了由黄甡创建的儿科外治中心及黄氏中医儿科传承工作室。
    黄甡认为,唯有传承,才能葆有中医药学的特色优势;唯有传承,才能葆有中华文化的基因与命脉。因此,黄甡现已收徒20余人,旨在将黄氏中医儿科发扬光大,培养更多好的儿科医生。
    第五代传承人黄璜,黄甡之子,生于1997年,现就读于河南中医药大学。
    黄振喜,男,生于1981年,毕业于河南中医药大学,黄甡的徒弟之一。黄振喜曾跟黄明志学习中医数年,深得真传,于2003年协助黄甡创办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医学部小儿外治中心。2013年,黄振喜创办“二七黄振喜中西医诊所”,充分发挥黄氏中医外治疗法的特色优势,日门诊量达100人以上。
    李付根,硕士研究生,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工作,是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小儿推拿外治分会常务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委员、河南省中医药学会小儿非药物疗法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李付根长期从事儿科外治的临床与研究工作,将中医外治疗法与小儿“未病先防”紧密结合。黄甡的徒弟众多,不再一一介绍。
    回顾黄氏中医儿科的发展历程,黄甡说:“我们从原来几个人的医疗团队,发展成为中原中医儿科界的‘领先者’,无论是从患者量,还是规模,都遥遥领先。另外,从患者角度来看,原来医生用什么药治病,患者没有太高的要求,只要把病治好就可以了。现在,患者不仅希望医生把病治好,还希望用副作用最小,甚至没有副作用的药。医生不只是给患者治病,在防病方面也有了更高的追求。”因此,在黄氏中医儿科的发展过程中,所有传承人均谨遵师训、博览医书,在保持学术流派传统特色的基础上,又努力发掘新的技术特色和优势。
    (李付根供职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吴婷婷供职于黄氏中医儿科传承工作室)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