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张 琦)7月16日,记者从鹤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获悉,今年以来,鹤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以“十有城市建设”为引领,秉承“工匠”“绣花”两种精神,系统打造“1234+N”工作模式,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实施规划、建设、管理、服务四大环节N个专项行动,打造精致幸福之城,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绣”出生态宜居城市环境,“绣”出南部新城品质品牌,“绣”出民生保障温情暖意。 鹤壁市与国内8家著名规划设计院开展合作,编制《示范区公共基础设施统筹规划》《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等12个专项规划;委托南开大学开展“城市体检”,查漏补缺,使城市规划布局更合理、功能更完善;针对具体项目,实行规划设计比选制,精选设计单位,精心规划论证,严审设计细节;建立市容环卫管理、园林苗木养护、城市网格治理等城市建设和管理标准体系,编制城市精细化管理手册,实施“智慧赋能+社会运营+网格管理”的全要素管理模式,促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常态化、长效化。 鹤壁市建成总长85公里的城市绿道,完成鹤淇大道、泰山路等7条主干道生态改造,形成“点上绿色成景、线上绿色成荫、面上绿色成林”的全域“人行道+骑行道+生态景观”道路生态体系;坚持大、小生态统筹,依托淇河风貌带引绿入城,完成沿河六大公园和城区14个特色游园、32个街角绿地的全面升级,打造“一带一环七廊多节点”的绿地结构,全区绿化覆盖率达53.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54.73平方米,展现景在城中、城在景中、城景交融的美丽画面;建设超标准溢水通道、智慧公交港湾、智慧窨井盖、防汛应急防坠笼,打造24小时政务自助服务站,改造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智慧合杆、智能公交、天网工程、综合管网等设施,提升城市建设水平。 围绕群众关切的问题,鹤壁市定期集中开展市政道路整治、保洁提升、绿化提质、线缆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地下空间整治、违建治理、占道经营治理、安全隐患整治等专项行动,集中消除黄土裸露,拆墙见绿,加大市政设施维护维修力度;实施市场化网格管理改革,坚持要素集中在网格、服务聚焦在网格、问题解决在网格,做到网格真建真管真用;成立运营公司,聘任专职网格长,人权、事权、财权全部下沉,推行“行走一线、马路办公”,“一线发现问题、一线解决问题”,形成“市政公用事业+城管执法+市场监管+公安交警”的“一条鞭”模式;带动居民组织自治、社会团体参与,构建四级志愿服务体系,形成多元共治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