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中医情志护理 |
|
□李静音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等),已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健康问题。中医情志护理,作为中医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达到辅助治疗、促进患者康复的目的。 中医对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情志认识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由于长期受疾病困扰,往往伴有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中医认为,这些情绪问题会进一步影响肺的功能,形成恶性循环。肺主气,司呼吸,与情绪调节密切相关。情志不畅,肝气郁结,可影响肺气的宣发肃降,导致患者咳嗽、气喘等症状加重。 中医情志护理的具体措施 评估患者情志状态 医务人员应观察患者的表情、言语、行为,询问患者的感受,了解患者是否存在焦虑、抑郁、恐惧等情绪问题,关注患者的睡眠质量、食欲等生理指标,综合评估患者的情志状态。 建立信任关系 良好的医患关系,是情志护理成功的基础。医务人员应主动与患者沟通,倾听患者的需求和担忧,耐心地解答患者的问题,给予患者足够的关心和支持;与患者真诚地交流,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让患者感受到医务人员的关心和温暖。 保持心情舒畅 中医认为,五脏对应五志,肺主悲、忧。针对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当不良情绪发生时,会直接影响肺气运行,导致肺气损耗。因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应保持心情舒畅,避免不良情绪刺激,以免引起肺脏功能失调。 情绪引导 积极的情绪引导,如鼓励患者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听音乐、阅读等,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中医情志疗法 中医情志疗法包括情志相胜法、移情易性法等。情志相胜法是根据五行相克原理,利用一种情志去克制另一种情志的方法。例如,对于因悲伤过度而致病的患者,可采用喜悦的情绪来克制悲伤的情绪。移情易性法则是通过改变患者的注意力,使其从不良情绪中解脱出来。医务人员可以引导患者参与一些兴趣爱好活动,如听音乐、阅读、书法等,以转移注意力,改善情绪状态。 音乐疗法 音乐能够帮助患者调和气血、平衡阴阳、愉悦身心。医务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喜好和病情,播放合适的音乐。例如,对于焦虑、烦躁的患者,可以选择旋律优美、节奏明快的音乐;对于抑郁、消沉的患者,可以选择温暖、柔和的音乐。音乐疗法,可以帮助患者放松心情,缓解压力。五音疗法是中医音乐疗法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根据中医五行学说,将音调与五脏相对应。患者听不同音调的音乐,可以调理相应脏腑的功能。 营造舒适的环境 医务人员应努力为患者营造一个安静、舒适、温馨的住院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流通,避免刺激性气味和噪音干扰;合理布置病房设施,使患者感到方便、舒适;在病房内摆放一些绿色植物或鲜花,增添生机与活力。 (作者供职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