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琳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慢阻肺,是一种长期困扰人们健康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基本认识 慢阻肺是一种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可以进一步发展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该病的典型症状包括慢性咳嗽、咯痰、气短或呼吸困难、喘息和胸闷等。这些症状在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得到缓解。慢阻肺发病机制复杂,与长期吸烟、空气污染、职业暴露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 慢阻肺不仅影响患者的呼吸功能,还可能导致体重下降、食欲减退、营养不良等。随着病情的逐渐加重,患者的生活质量会大幅下降,甚至危及生命。据统计,全球40岁以上人群中,慢阻肺的发病率高达9%~10%,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 日常管理 对于慢阻肺患者而言,综合治疗策略至关重要。药物治疗,如支气管舒张剂和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是控制病情的核心手段,能有效缓解气道痉挛,提升通气功能。辅以持续低流量氧疗,可提升血液中的氧含量,减轻呼吸困难,但是需要遵医嘱以防氧中毒。 此外,适度进行康复锻炼,如做呼吸操和打太极拳,能强化呼吸肌,增强肺活量,但是需要避免过度劳累。合理饮食同样重要,慢阻肺患者应以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为主,如新鲜的蔬果和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心理调适对慢阻肺患者康复也很重要,通过社交活动、阅读、听音乐等方式放松心情,以及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共同帮助患者积极面对疾病,提升生活质量。 预防策略 预防慢阻肺的关键在于采取综合措施。首要任务是戒烟,同时还要避免吸入二手烟,必要时可寻求专业人员帮助戒烟。 慢阻肺患者要警惕空气污染,减少在恶劣天气外出,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采取职业保护措施,可以佩戴防护装备和推动企业改善工作环境来减少接触有害物质。 提高免疫力对于预防慢阻肺同样重要。慢阻肺患者要保证充足的睡眠、营养均衡、适度运动,以及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定期体检是早期发现慢阻肺等呼吸道疾病的有效手段,特别是40岁以上及具有高危因素的人群,更要重视肺功能检查。 慢阻肺的误区 误区一 慢阻肺无法治愈 解答:慢阻肺难以完全治愈,但是进行规范治疗和日常管理,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发展,提高慢阻肺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轻度慢阻肺患者来说,规范治疗是有可能达到临床治愈标准的。 误区二 慢阻肺是老年病 解答:虽然慢阻肺在老年人中更为常见,但年轻人也有可能患上该病。特别是长期吸烟、接触职业性粉尘和化学气体等高危因素的人群,更容易患上慢阻肺。 误区三 慢阻肺不需要治疗 解答:慢阻肺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和管理,病情会逐渐加重,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