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管理论坛·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
PDF版查看  第五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六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七版:医技在线
PDF版查看  第八版:健康促进
 
第三版:管理论坛·健康促进
 上一版    下一版  
聚焦“四个过硬” 保障医院高质量发展
让“痛经假”成为女性职工的“暖心假”
郏县:医防融合筑牢健康屏障
你家孩子脾虚吗
1
11 1 2024年10月26日 星期六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郏县:医防融合筑牢健康屏障
 

□张利恒

核心提示:近年来,郏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基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郏县卫生健康委以全国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建设为抓手,坚持问题导向,加强体制机制支撑、健康管理服务等重点措施落实,不断完善基层卫生健康工作一体化的保障体系和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体系,先后荣获“全国健康促进县”“全国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等20余项省级以上荣誉,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受到国务院督查激励表彰。

以体系重塑为原点
强化运行保障
    聚焦解决医防管理机制不协调、资源配置不均衡等问题,强化顶层设计、优化资源配置,形成工作合力。
    健全组织机构 郏县成立县委书记任主任、县长任第一副主任,组织、发改、财政、人社、卫生健康、医保等部门参与的党委卫生健康工作委员会,在全县15个乡镇、382个行政村全面设立公共卫生委员会,健全上下贯通的三级组织体系。将试验区建设纳入全县重点改革事项,县委常委会定期听取汇报,研究解决问题。
    加大保障力度 建立卫生健康事业支出稳定增长机制,县财政累计投入20.9亿元,实施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新建改建、设备配置、信息化建设等基础工程。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基本工资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将村卫生室运管经费补助标准由每年3000元提高到6000元,将人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费增加9.5元,三年来省财政累计支持补助资金773万元。
    优化资源配置 科学规划服务体系布局,实现错位发展。组建1个医疗健康集团,明确全县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功能定位,县级医院承担急危重症及专科服务,乡镇卫生院负责常见病诊治和健康管理,村卫生室重点做好签约及公共卫生服务。郏县人民医院继续提升综合服务能力,主要加强急诊急救、临床服务中心建设;郏县中医院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在疾病康复中的核心作用;郏县妇幼保健院承担县域内妇女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加强危重孕产妇、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郏县第二人民医院重点做好骨科、精神科建设,加快精神卫生中心建设。按照辐射面广、综合实力强的原则,选取东南西北四个乡镇建设县域医疗次中心,建成24小时应诊“长明灯”卫生室98所,并统一调拨CT(计算机层析成像)、救护车等设备下沉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节省采购资金1780余万元,力求资源配置最优化。
以技术提升为基点
强化服务能力
    落实县级医院在分级诊疗体系中的功能定位,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加快推进县乡乡村医生医疗服务协同联动。
    上接天线“强县级” 与国家妇产、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共建郏县医院;与复旦大学附属妇产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等三甲医院建立专科联盟69个。建成心脑血管等14个省市重点专科,17个专家团队在郏县设立名医工作室、博士工作站。设立专项资金池,大病患者外聘专家手术费用由政府“买单”,累计为群众节约医疗成本1000余万元。今年上半年,全县三级手术、四级手术占比55.4%,同比提高8.3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下沉资源“活乡级” 明确“以科带院”“一院一特色”方向,县、乡共建科室29个,带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新业务、新技术276项;乡镇卫生院儿科、中医科实现全覆盖,提前3年完成国家目标,创成9家省级示范中医馆,今年上半年全县基层就诊率同比提高2.38个百分点。目前,全县15家乡镇卫生院均达到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能力标准,其中7家乡镇卫生院达到推荐标准。薛店镇卫生院、堂街镇卫生院入选全省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建设项目单位,服务能力基本达到二级综合医院水平。
    筑牢网底“稳村级” 在全省率先实现集采药品县、乡、村三级全覆盖,年均减少群众用药支出360余万元。在全省率先落实“乡聘村用”,将受聘的乡村医生全部纳入乡镇分院管理,由县财政统一缴纳养老、医保、工伤等社保资金,让乡村医生成为“公家人”,极大提升了心理归属感和工作积极性。
以医防融合为重点
强化健康屏障
    以慢性病管理为抓手,创新“整合式”管理模式,组建多学科协作队伍,优化服务流程,强化医防融合基础。
    完善服务网络 在县级公立医院建设慢性病管理中心,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慢性病管理工作站,村卫生室设置服务点,制定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医防融合职责清单,为居民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服务。常态化开展健康科普“五进”宣讲和“相约健康日”活动,定向推送健康知识,增强群众防病意识,提升健康素养水平。
    深化“六个拓展” 把全县划分为91个健康管理单元,遴选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962名家庭医生,其中专科医生589名,占比61.23%,融合疾病预防、妇幼保健、中医药、精神卫生等专业领域,为签约居民提供全程、错时、预约等多种形式服务。探索推进户籍地签约向居住地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转变,服务周期根据意愿灵活调整。改善签约模式、服务包设计和签约方式,满足居民不同层次的健康需求。目前,全县重点人群签约服务22.44万人、覆盖率96.22%。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评价连续8年全市第一。
    改革支付方式 推行按人头预算管理模式,按照“总额管理、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的原则,把当年筹资医保部门基金总额,再提取10%风险金、5%质量保证金、大病保险金、意外伤害保险金后全部打包给医疗健康集团,每月初按照总额的90%拨付给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年底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考核清算。出台医保资金结余留用分配方案,清算后区域内结余的医保资金,由签约的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按比例留用,进一步调动医务人员推动医防融合工作积极性、主动性。
以信息化为支撑
强化信息互联互通
    聚焦解决群众互通就医挂号排队时间长、候诊时间长、取药时间长、就诊时间短“三长一短”问题,运用技术手段,推动信息共享。
    搭建信息平台 县财政先后投入1.72亿元,为乡镇卫生院配置“健康云巡诊车”“健康一体机”,定期进村入户为群众提供预约转诊、慢性病随访、健康管理等上门服务,体检结果实时推送到群众手机和省级公卫平台,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在全省率先推广应用居民健康卡,实现县域内公立医院就诊结算“一卡通”。上线智能家医系统,提供政策咨询、智能问答、用药指导、健康宣教等。建成县级医共体信息平台,实现县域内人口信息、电子病历、电子健康档案和公卫、医保等信息互通、结果互认。依托信息平台为群众绘制“健康画像”,通过手机小程序,实现居民健康档案“随时看”,年调阅量超33万次。
    创新就医模式 在全省县级医院率先建成3家互联网医院,打造远程检验、远程心电、远程影像等六大资源共享中心,实现省、市、县、乡四级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全省领先。上线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辅助基层医生“会辩证、能开方”。着眼提升居民健康素养,制定膳食、运动等辅助处方,嵌入诊疗系统,在接诊和随访中同步使用。高分通过国家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信息化应用水平4级评审验收。
    优化就医流程 依托信息化技术,实施便民就医“少跑腿”“优流程”“提质量”等21项举措,推行门诊、住院一站式服务,实现群众就医“一窗受理、一站服务、一次办结”。创新互联网+护理、家庭病床等服务模式,推进群众居家医疗、便捷医疗。今年上半年,患者诊间支付达就诊人次一半以上,就医平均等待时长人均缩短7分钟,医保报销基本实现不排队。
以便民利民为落点
强化惠民举措
    聚焦重点人群、重点疾病,注重关口前移,做实健康管理。
    开展“四项行动” 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优化提升、重大慢性病防治、儿童青少年“明眸皓齿”和脊柱弯曲异常筛查干预4个专项行动。目前,全县慢性病管理建档率、老年人健康管理率、高血压病规范管理服务率和糖尿病规范管理服务率分别达98.2%、83.9%、82.8%、83.5%;完成中小学生视力和脊柱弯曲异常筛查7.29万人,对3.5万余名异常人员建立健康管理档案;扎实办好民生实事,“两癌”筛查提前完成省定目标任务。
    加强源头管理 以解决危害群众健康最大的慢性病为抓手,积极与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省内一流大学等合作,成功争取青少年高血压队列研究等6个科研项目。其中生活方式队列研究项目,完成2.2万名65岁及以上人群基线调查,为国家重点研发支撑项目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推进健康创建 健康郏县建设有序推进,建立全局化、系统化的健康干预机制,持之以恒优化生态环境,全县累计造林17万余亩,增加水域面积1.5万余亩,空气优良天数稳步增长;大力推进健康细胞工程,建设健康主题公园98个、健康小屋47个、健康步道220余公里,实现“10分钟健身圈”全覆盖;引导群众树立个人是健康第一责任人理念,常态化开展健康促进“321”工程,自编自导的科普节目“解压夫妻”入围全国健康科普大赛。全县人均预期寿命达到80.39岁,高于全国平均值1.79岁;健康素养水平31.16%,高于全国平均值1.46个百分点。
    (作者系河南省郏县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