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新春走基层·特别报道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要闻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六版:视界
 上一版    下一版  
脏腑相互关系在辨证施治中的应用
疏肝利胆、通腑泄热法治疗胆石症的临床体会
癌症术后首调脾胃
中医康养学的特点及内涵
1
11 1 2025年2月6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癌症术后首调脾胃
 


□赵法新

在临证中,常见的癌症术后表现为程度不同的虚损证:困倦乏力、纳少运迟、面色㿠白、虚汗自出、闭经、六脉沉细无力、舌质光红无苔、舌脉瘀阻、舌质暗淡、舌体胖大、舌边有齿痕、舌苔薄白等。证属元气大伤,气虚血瘀化源不足,难以康复。癌症的病机,本多正虚邪实,气滞血瘀,免疫力低下,气血瘀滞而积聚为患。手术切除、化疗、放疗,反而更伤元气,免疫功能、修复能力更加低下,乃治标未治本,治“病”未治“人”也,缺乏“以人为本”的整体观。脾胃乃“元气之府”,故当首调脾胃,大补元气,益气活血,固本复元,补气养血,改善循环,增强免疫功能、修复能力。临证遇此甚多,因此笔者采取以下三条措施,每获良效。
食疗食养 慎用补品
五脏不和调于胃,胃和则五脏安。故当调脾胃、滋化源、复元气、扶正固本。先以糜粥养胃补脾益气,因“健脾养胃粥为先”“粥为天下第一补物”“食补胜于药补”。名医任应秋曾诊治一名大病初愈的患者,证见痞满暖气、虚弱无力、溏泻浮肿。患者曾经应用抗菌消炎、破气消胀之品,久治不效,甚至越治越重。任应秋令其停药食粥,1周见效。后用参苓白术散,7天后腹胀减轻,1个月后腹胀消失,食增肿消,大便转调,病好如初。此例因脾胃虚弱、纳运失司,且屡用破气之品,更伤元气,越虚越胀;停药减负,食养元复,轻药慢调,常法奇功也。足以证明“食疗粥养,慢病轻药,待胃气来复,食消药布,正复邪去”之道理。正谓“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慢病微药“轻舟速行”
优选膏滋剂和煮散法。因慢性病久拖,脾胃虚弱,不胜药力,故当少量频服调养,以待胃气来复。膏剂口感甜润,易于吸收,正为患者病后康复最佳剂型之一。煮散法萌芽于汉代、唐代,盛行于两宋,现代名医蒲辅周极为推崇。笔者赞成并效法,在临床中辨证拟方,量体裁衣,针对性强,精制熬膏,或煮散,“量病服药,多少合宜。不求速效,但求缓功”。这是历代名医大家治疗慢性虚损证的经验之谈。
心理平衡 安静休息
在饮食调养、心理平衡、安静休息的前提下,加之扶正固本、益气活血法。笔者治疗多位这类患者,经1个月~3个月调理,患者大都康复,足见疗效。
(作者为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