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管理论坛·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
PDF版查看  第五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六版:妇幼健康
PDF版查看  第七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八版:健康促进
 
第三版:管理论坛·健康促进
 上一版    下一版  
强基层 筑根基 当好健康守门人
强化人文护理 打造特色品牌
医院后勤保障中的安全管理优化
预防抑郁症要注意这些征兆
1
11 1 2025年2月15日 星期六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强基层 筑根基 当好健康守门人
 

□徐新勇

核心提示:修武县卫生健康委以基层为重点,采取抓机制强化保障、抓项目夯实基础、抓人才添翼赋能、抓创新优化服务、抓安全保持稳定等举措,推进医疗卫生强基工程,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筑牢健康根基,当好健康守门人。

2024年,修武县卫生健康委以基层为重点,落实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要求,采取系列举措筑牢健康根基,努力当好健康守门人,让群众的健康体验“可感、可及”。
抓机制强化保障
党建引领 修武县卫生健康委打造“仁心向党、精诚为民”党建品牌,“配强班子、优化队伍”,实行监督专员派驻制度,建立了年度审计和离任审计制度,强化党风廉政建设,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政策支持 修武县卫生健康委负责人多次在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上汇报基层医疗卫生工作,推动《修武县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三年攻坚行动(2023—2025年)实施方案》落实。
资金保障 修武县卫生健康委积极争取县财政支持,近三年公共卫生资金4900余万元全部按时拨付,2024年第四季度公共卫生资金提前预拨,2025年1月实施了公共卫生经费按月拨付机制,村级公共卫生经费直接拨到乡村医生专户。
破解难题 修武县卫生健康委梳理历史遗留问题和制约发展难题16个,班子成员领办攻坚化解,如协调1400余万元办理了12家医疗卫生单位14宗土地不动产证,化解了过去多年想解决未解决的产权难题。
抓项目夯实基础
着力谋项目 修武县卫生健康委紧盯上级重大政策,2024年谋划储备项目24个、总投资6.4亿元。
努力争项目 修武县卫生健康委争取到公立托育机构等4个项目共2350万元,在全县2024年上半年高质量发展考核中获奖。
全力推项目 修武县将县妇幼保健院迁建项目纳入民生工程,新投入1500万元完成了整体搬迁,兑现了对全县人民的承;倒排工期,顺利完成了七贤镇卫生院搬迁和13个公有产权村卫室的竣工投用,县级公立托育机构项目也如期开工建设。
抓人才添翼赋能
用好政策招人才 修武县卫生健康委实施事业单位招考、特招特岗、校园招聘,近三年招录专业技术人员165人、“乡聘村用”乡村医生23人。
上引下联育人才 修武县卫生健康委与河南中医药大学一附院、河南省骨科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等合作,设立3个“名医工作室”和6个“博士工作室”,一批知名专家入驻修武带教帮扶。“大医精诚桑梓行”活动顺利举行,20余名修武籍专家回乡义诊。县医共体大力推进优质资源下沉基层工作,派遣57名医师下乡支援。
关心关爱留人才 修武县卫生健康委落实人才补助资金200多万元,保障了特招特岗、定向医学生待遇。县政府提供了人才公寓,保障了引进的外地专业技术人员住房需求;同时,积极扶持本地专业技术人员进修学习,2024年选派外出52人。
抓创新优化服务
公卫服务更精准 修武县卫生健康委采取“入村送上门,集中到乡镇”体检服务模式,服务更主动、更精准;对城镇社区打破户籍界线,按居住地向群众提供服务。
群众就医更便捷 修武县卫生健康委推行“一站式”综合服务、简易门诊、“豫健护理到家”,推进检验检查结果互认,互认率达90%以上。修武县卫生健康委还强化医疗费用监测,每月组织专家对县乡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费用情况进行分析,逐项逐单位认真研判,发生问题及时整改,进一步减轻群众就医负担。
急救通道更顺畅 修武县卫生健康委筹措资金100万元升级改造120急救指挥系统,“报警可定位、急救可视化”。“心电一张网”建设效果突出,远程心电监测1.8万人次,为胸痛患者救治打通了“最前方一公里”;脑卒中筛查10.1万人次,查出高危人员1.3万人次,颈动脉超声检查4000余人次。
抓安全保持稳定
修武县卫生健康委将安全稳定作为保障发展的头等大事。
加强安全生产建设 建立了“领导+专家+专班”安全生产和平安建设机制,为群众提供安全的诊疗环境。
强化传染病防控 设立了传染病监测中心,强化了传染病防控。
下一步,修武县卫生健康委将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省、市卫生健康会议精神,在推进医疗卫生强基工程上“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推动“能力提升、服务提质、管理提效”。
(作者系河南省修武县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