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战国
2024年,马村区在焦作市卫生健康委的指导下,以省定“全链式”医养结合示范区创建为契机,整合现有资源,创新运作模式,完善配套政策,构建“医疗卫生机构+医养服务中心+医养服务站+家庭”的“全链式”医养结合模式,实现“区-乡-村”三级联动,推动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居家养老全面协调发展。马村区建设4家医养中心、4家养老机构、14家日间照料中心、48家农村幸福院,全面推进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融合发展。 强化顶层设计 构建“全链式”医养结合新体系 确立战略定位 近年来,马村区委、区政府确立了“一区两城三基地”战略发展思路,将“全链式”医养结合工作作为打造焦东生态康养城的战略举措,全方位推进“全链式”医养结合工作。 健全工作机制 马村区确立“政府主导、部门联动、龙头带动、系统推进”的工作思路,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医养结合工作的实施方案》《关于推广“全链式”医养结合模式的实施方案》,明确了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并形成了常态化推进机制。 强化考核奖惩 马村区抽调卫生健康、民政、医保等相关部门成立督导组,加强对“全链式”医养结合机构日常工作情况常态化督导,实行“周通报、月考核、年总结”,年终考核结果作为机构等级评审、奖优罚劣的重要依据。 创新“四化”模式 提升“全链式”医养结合新质效 龙头带动“体系化” 马村区积极发挥牵头医院的带头作用,成立了“全链式”医养结合管理委员会,设立了办公室具体负责“全链式”医养结合的日常工作;建立健全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工作机制,开辟老年重症患者上转绿色通道。 医养结构“网络化” 马村区积极发挥区卫生健康委、民政局、街道办事处等多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和市场驱动作用,采取“两院一体”“医中建养”“养中办医”等形式,构建由“医疗机构+医养中心+医养服务站+家庭”的全链式医养结合网络。 养老数据“智慧化” 马村区在省市卫生健康委的大力支持下,投入资金500余万元,利用云计算、大数据、智能呼叫、GPS(全球定位系统)定位等技术,构建面向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一体化智慧养老服务与管理平台,有效推动养老数据“智慧化”。 模式创新“多元化” 马村区积极推行老年友善医院建设和家庭病床试点工作,有效解决了年老体弱、长期卧床或行动不便群众的居家就医问题。 加强政策保障 实现“全链式”医养可持续发展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马村区申请公益彩票基金500万元,用于医养智慧化服务平台建设;申请专项债资金8000万元,建设马村区老年养护中心;投入资金50余万元,用于家庭病床试点工作;投入中医药发展建设资金200万元,大力发展“中医+”服务。同时,对于入住医养中心的脱贫户,财政给予一定补贴。 培养专业人才 由马村区医疗健康集团龙头医院牵头,将老年医学、康复护理、安宁疗护等纳入培训计划,定期组织医共体内各成员单位医务人员参加老年人疾病预防、合理膳食、中医药知识等培训。 完善服务体系 马村区建立“医疗机构为支撑,养老机构为依托,社区居家养老为基础”的“全链式”医养服务体系;重点建设老年医学科、中医科、康复科等特色科室,为老年人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一年来,马村区卫生健康委在探索“全链式”医养结合工作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下一步,马村区卫生健康委将狠抓工作落实,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医养结合服务。 (作者系河南省焦作市马村区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