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狠抓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持续提升服务能力,成效明显。 高度重视 将专科建设作为“必答题”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作为市级三甲医院,始终重视临床重点专科建设,以“强急诊、强重症、强专科”为目标,以重点专科建设为切入点,支撑区域性医疗中心内涵建设,院领导班子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成立了由院长任组长的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领导小组,制订了详细的建设方案,锚定目标,精准发力,确保创建工作有序推进。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每年安排1300万元配套经费,用于临床重点专科建设,解除一线人员的后顾之忧,让一线人员放心、安心、舒心工作,提高了临床重点专科申报成功率。 精准施策 将专科建设作为“闯关题” 做好专科发展的顶层设计是实现医院战略目标的重要环节,它涵盖了专科定位、目标设定、资源配置、管理体制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医务部作为具体实施者,认真评估每个专科特点,做到心中有数,从而精准施策,全面发力,确保“闯关”成功。 明确专科建设目标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综合考虑医院资源优势、区域医疗需求及国家相关政策导向,明确专科建设的方向和目标,精准施策,全面发力;深入分析区域医疗数据,针对门诊、住院病种和外转诊病种情况,及时进行专业细化及结构调整,促进临床重点专科发展。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强化人才引进和培养,优先保障专科骨干人才和短缺人才的引进;出台了高学历人才引进及培养文件,鼓励业务骨干攻读在职硕士、博士学位;建立完善的继续教育体系,鼓励专科医师以及护理人员组团进修;针对不同级别和不同岗位的专科人才,制订相应的培养方案;建立薪酬激励、职称晋升、科研奖励等方面的激励机制,以保障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加大设备和技术的投入力度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在“新业务新技术评审立项”和“医疗设备购进计划”方面,将是否重点专科及后备重点专科,是否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及疑难危重症救治作为支持立项的主要条件。2024年,该院立项74项新技术新业务,并推选重点扶持及重点鼓励项目各13项;同时,通过优先购置先进医疗设备和引进尖端技术来促进专科的整体水平提升,如引进的手术机器人,实现商丘市“零的突破”。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做好重点专科建设发展规划。医院的长期规划中明确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总目标,设定临床重点专科年度建设计划和具体内容。医院规划中指出:在2025年之前,要建设一批临床重点专科及后备重点专科,针对国家级、省级、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均设定有明确目标任务。 全面发力 重点专科建设初见成效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继2023年获批骨科、消化内科和心血管内科3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后,2024年又获批重症医学科、神经外科、儿科3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目前省级临床重点专科总数已达6个 2024年底,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的重症医学科成功申报为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实现了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零的突破”;儿科、重症医学科、神经外科、神经内科、普外科、肾脏病科、呼吸内科、急诊科、妇产科和麻醉科10个科室,获批市级临床重点专科,为疑难重症患者救治提供了坚强保障。 2024年,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关键技术ECMO(体外膜肺氧合)完成9例,ERCP(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557例,ESD(内镜下黏膜剥离术)1202例,超声内镜检查213例,急诊内镜下止血329例,A型主动脉夹层21例,冠脉搭桥28例,经皮主动脉瓣置换11例,颈动脉内膜剥脱12例,脑梗死静脉取栓135例。 示范引领 带动全市重点专科加快发展 商丘市先后出台《商丘市临床重点专科能力评估指标》《县级临床重点专科能力评估指标》,对全市临床重点专科进行科学有效的评审,以“患者留得住、疾病诊断清、医生能治疗、疾病能治好”为目标导向,组建了具有深厚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的市级临床重点专科评审专家组。去年,全市共评选出市级临床重点专科39个,县级临床重点专科23个,为提升全市医院整体医疗服务能力和专科建设,做出了应有贡献。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2025年,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将在党和政府领导下,以更加昂扬的朝气、更加坚定的志气、更加勇毅的锐气,高标准推动各项工作开展,团结一心筑高地,挺膺担当攀高峰,为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新篇章做出新贡献。 (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