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乡医课堂
PDF版查看  第四版:卫生文化
 
第三版:乡医课堂
 上一版    下一版  
针灸治疗面瘫
抽搐的诊断与治疗
甘蔗的功效与药用价值
惊蛰节气话养生
每周一练(解热镇痛抗炎药、钙拮抗药、抗心律失常药)
1
11 1 2025年3月4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抽搐的诊断与治疗
 

抽搐属于不随意运动范畴,指的是全身或局部成群的骨骼肌非自主地抽动或强烈收缩,这一过程常常会引发关节运动,以及强直现象。当肌群收缩呈现强直性和阵挛性特征时,此情况被称为惊厥。惊厥所表现出的抽搐一般为全身性、对称性,可能伴有意识丧失。
常见病因
    抽搐的病因可以划分为特发性与症状性两类。特发性抽搐通常源于先天性脑部不稳定状态。症状性病因如下:
    脑部疾病
    感染:包含脑炎、脑膜炎、脑脓肿、脑结核、脑灰质炎等。
    外伤:例如产伤、颅脑外伤等。
    肿瘤:涵盖原发性肿瘤,以及脑转移瘤。
    血管疾病:像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高血压脑病、脑梗死、脑血栓、脑血管畸形等。
    寄生虫病:比如脑型疟疾、脑血吸虫病、脑棘球蚴病、脑囊虫病等。
    其他:先天性脑发育障碍;原因不明的大脑变性,如结节性硬化、播散性硬化、核黄疸等。此外,惊厥主要由急性感染引发。
    全身性疾病
    感染:例如急性胃肠炎、中毒型细菌性痢疾、链球菌败血症、中耳炎、百日咳、狂犬病、破伤风等。小儿高热惊厥大多由急性感染所致。
    中毒:内源性中毒,如尿毒症、肝性脑病等;外源性中毒,如酒精、苯、铅、砷、汞、氯喹、阿托品、樟脑、白果、有机磷等。
    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脑病或阿-斯综合征等。
    代谢障碍:包括低血糖、低钙血症、低镁血症、急性间歇性血卟啉病、维生素B6缺乏等。其中,低钙血症可表现为典型的手足搐搦。
    风湿病: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脑血管炎等。
    其他:例如突然停用镇静药物、催眠药物、抗癫痫药物,或热射病、溺水、窒息、触电等情况都可以引发抽搐。
    神经症 癔症性抽搐属于此类。
临床特点及意义
    分类
    全身性抽搐:主要表现为全身骨骼肌痉挛,多数伴有意识丧失。典型的癫痫大发作(惊厥)症状为:患者突然出现意识模糊或丧失,全身呈现强直状态,呼吸暂停,紧接着四肢发生阵挛性抽搐,呼吸变得不规则,可能出现大小便失禁、发绀现象,发作一般持续1分钟~2分钟后自行停止,也可能反复发作或呈持续状态。发作时,患者可能出现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或迟钝、病理反射阳性等体征。发作停止后不久,患者意识逐渐恢复。若是肌阵挛性抽搐,一般仅表现为意识障碍。由破伤风引起的抽搐,呈现为持续性强直性痉挛,同时伴有肌肉剧烈疼痛。
    局限性抽搐:主要以身体某一局部连续性肌肉收缩为表现,多见于口角、眼睑、手足等部位。而手足搐搦症表现为间歇性双侧强直性肌痉挛,以上肢手部最为典型,呈现出“助产士手”特征。
    发作特点
    病程特点:对于反复抽搐发作且病程较长的患者,需要考虑特发性癫痫的可能。若抽搐症状是新近出现且病程较短,则要考虑由脑血管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外伤、肿瘤、寄生虫病、中毒、心血管疾病、代谢障碍等原因引起的症状性癫痫。
    伴随症状:患者伴随发热症状,多见于小儿的急性感染,也可见于胃肠功能紊乱、重度失水等情况。需要注意的是,惊厥本身也可能导致发热。
    伴随血压增高,可见于高血压病、肾炎、子痫、铅中毒等病症。
    伴随脑膜刺激征,常见于脑膜炎、假性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疾病。
    伴随瞳孔扩大与舌咬伤,多见于癫痫大发作。
    在惊厥发作前,患者会出现剧烈头痛,可见于高血压病、急性感染、蛛网膜下腔出血、颅脑外伤、颅内占位性病变等。
    伴随意识丧失,常见于癫痫大发作、重症颅脑疾病等。
处理和转诊
    处理 当抽搐发作时,应迅速帮助患者卧倒在安全的平地上或床上,避免受到碰伤或坠落伤。在抽搐发作过程中,不要强行按压患者肢体,以免造成骨折。及时擦去患者口鼻处的分泌物,确保呼吸道通畅。若患者有呕吐症状,应将其头部转向一侧,防止误吸,必要时可给予吸氧。抽搐发作停止后,将患者头部再次转向一侧,使分泌物流出,并擦拭干净,防止窒息。可给予20%甘露醇静脉滴注,以达到脱水降低颅内压的目的。若患者伴有高热等症状,应进行物理降温。若并发肺炎,则需要给予抗感染治疗。抽搐停止后,要积极探寻抽搐发作的原因,并给予相应治疗。
    癫痫持续状态的判断和处理原则:目前普遍认为,癫痫全身性发作在两次发作间期意识尚未完全恢复又频繁再发,或者全面强直阵挛性发作持续5分钟以上仍未自行停止,这种情况被称为癫痫持续状态。
    处理原则:首先要确保生命体征稳定,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进行心电监护、动脉血气分析以及血生化分析,保证水、电解质平衡。
    首选地西泮10毫克~20毫克缓慢进行静脉注射,注射速度每分钟不超过2毫克,以控制病情发展。需要注意,地西泮对呼吸有抑制作用,若注射有效,再将60毫克~100毫克的地西泮溶于5%葡萄糖生理盐水中,在12小时内缓慢进行静脉滴注。患者癫痫得到控制后,可使用苯巴比妥0.1克~0.2克进行肌内注射,每12小时1次,以维持疗效,同时逐渐加用口服抗癫痫药,待达到稳定的血药浓度后,逐渐停用苯巴比妥。
    积极寻找病因和诱因,并处理并发症。
    转诊 所有抽搐发作的患者,应立即进行指尖血糖检查和床旁心电图检查,在排除低血糖抽搐和严重心律失常后,若病因仍不明确,均需要转诊。
    癫痫持续状态的患者应及时转诊至上级医院进行治疗。在转诊前,要给予患者相应的检查和处理,待生命体征基本稳定后,在急救人员监护下进行转诊。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处供稿)

 
2018-2020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