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金台
凡男女双方处于生育期,婚后未分居,又未采取避孕措施,超过2年未受孕者,称为不孕症。经临床检查,因男方精液质量低下,精子活力、数量、液化程度均达不到正常水平者,为不育症。 随着现代科学的不断发展,这一过去被人们忽视的病种,其发病率在逐年增加,它将同癌症、心脑血管病等疾病一样严重威胁人类的身心健康。笔者从事中医临床20多年,对男性不育症的临床治疗有一点儿心得体会,并治愈200余例。值此,笔者愿与大家共同探讨,中医治疗男性不育症这一课题,为发掘中医学这一领域的潜能尽绵薄之力。 病因病机 中医文献对男性不育症有“丈夫无子”“少子”等称谓。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精血生化之源,男性不育症多与肾精不足有关。肾阳虚与肾阴虚均可致肾精不足,在临床上以补肾精为治则。虽然有五脏气血津液之亏损,但是多责之于肾精不足。 现代理论认为,男性不育症包括精子生成机能障碍,即睾丸机能障碍和性功能障碍。 睾丸机能障碍 一是先天性遗传异常,染色体异常发育等原发性睾丸障碍。二是继发性睾丸障碍(如下丘脑病变、脑垂体病变、腮腺炎等),引起内分泌障碍。三是睾丸外障碍(如感染、辐射、药物、饮酒、吸烟、高温等生物物理、化学因素等),引起精子生成障碍。 性功能障碍 包括各种病理因素引起的,如阳痿、早泄、不射精、逆行射精、性愚昧、免疫力低下等因素。 中医治疗 针对男性不育症的治疗,现代医学多采取人工协助的生殖办法,如“人工授精”“试管婴儿”等手段,但是由于医学伦理问题和费用过高而不能普及。中医药治疗具有“简、便、验、廉”的优势,也能被广大患者接受。但是,笔者根据临床观察,中药疗法对先天性精子生成障碍引起的男性不育症疗效不佳,而对后天性引起的精子生成障碍和性功能障碍的治疗有一定的疗效。 根据“肾主骨生髓、藏精”“肾者,主蛰……精之处也”等中医理论,治疗应从肾着手。古人对男性不育症的论述较少,相应治疗也未成系统。知名中医妇科学家王渭川对男性不育症有记载,亦从肾论治。清代名医缪松心治疗男性不育症创“赞化丹”治之,并指出对“丈夫无子”有效,也从肾治疗。明代医专家张介宾在《景岳全书》记载,“赞育丹”用于肾阳衰弱、精气不足、阳痿早泄、虚寒精冷。明代医学家王肯堂在《证治准绳》记载,“五子衍宗丸”用于补肾益精,治疗少年早衰、久无生育等。近代北京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创立“益精补肾汤”“牛葛枳汤”,补肾暖脾、填髓益精。《杨少华医案》创“益肾填精汤”益肾填精。《赵锡武医疗经验》创“加味天雄散”用以温阳、填精、益气,治疗男性不育症等,均从肾治疗。现代也有人认为,肾虚非阴虚即阳虚,肾阴虚为滋肾填精,肾阳虚当温肾壮阳,但是长期服滋阴之品,有腻胃之弊,常服壮阳药有耗精之偏;历代古方之原理,重用籽类药治疗男性不育症。籽类药多液汁,性不寒不热、不腻不燥,况取类比象,籽类药蕴含生生之气,故以滋肾填精、温肾壮阳,加以辅佐。 笔者在临床治疗男性不育症时,博采众方,勤求古训,结合临证,取长补短,均取得良好的效果。注重患者咨询,宣传性知识及饮食生活禁忌,告诫远离毒品等有害的物理、化学、生物因素的侵害,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根本上预防男性不育症。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唐河县中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