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 食堂餐饮系统安全管理指南 5.2.11.2 安全标志的安装位置 防止危害性事故的发生。首先要考虑:所有标志的安装位置都不可存在对人的危害。 可视性。标志安装位置的选择很重要,标志上显示的信息不仅要正确,而且要清晰易读。 安装高度。通常标志应安装于观察者水平视线稍高一点的位置,但有些情况置于其他水平位置则是适当的。 危险和警告标志。危险和警告标志应设置在危险源前方足够远处,以保证观察者在首次看到标志及注意到此危险时有充足的时间,这一距离随不同情况而变化。例如,警告不要接触开关或其他电气设备的标志,应设置在它们近旁,而大厂区或运输道路上的标志,应设置于危险区域前方足够远的位置,以保证在到达危险区之前就可观察到此种警告,从而有所准备。 安全标志不应设置于移动物体上。例如门,因为物体位置的变化会使标志观察变得模糊不清;已安装好的标志不应被任意移动,除非位置的变化有益于标志的警示作用。 5.3 维修要求 5.3.1 建维修卡 5.3.1.1 食堂所有设备都必须登录台账,建立账册,注明生产时间、购入时间、启用时间、使用有效时间。 5.3.1.2 要建立设备维修卡,一卡一设备。维修卡上要注明该设备的有关参数、维保时间、维保内容、置换的零部件。 5.3.2 操作流程 5.3.2.1 要坚持一台设备一套操作流程,操作流程要上墙并对号入座。 5.3.2.2 操作流程要规范合理,注重实操性,注明设备名称及相关要求。设备要定人定岗使用。 5.3.3 设备维保 5.3.3.1 每月检查设备绝缘程度,每周检查设备正常使用状况,每天对设备要进行清洁卫生。 5.3.3.2 每日下班前对设备进行清扫时,可用抹布擦,不得用水冲洗主机。 5.3.3.3 根据机器的容量使用,不得超负荷运转。 5.3.3.4 要对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并定期检测,保证正常运转。维护、保养、检测应当做好记录,并由有关人员签字。 5.3.3.5 所有设备一旦出现异常或运转不正常,必须立即停用该设备,并请专业维修人员进行维修。 5.3.3.6 应建立餐饮服务加工经营场所及设施设备维修保养制度,建立中长期维修计划,并按规定进行维护或检修,以使其保持良好的运行状况。 6 应急管理 6.1 一般要求 6.1.1 制度与预案 6.1.1.1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有关规定,结合生产实际,制订食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并针对重点作业岗位制订应急处置方案。 6.1.1.2 应急预案应根据有关规定明确事故报备流程及主管部门,同时应明确有关应急协作部门,以便及时进行危险源控制和人员救治。具体内容编写应符合《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29639)的要求。 6.1.1.3 应急预案应定期评审,并根据评审结果或实际情况的变化进行修订完善。 6.1.2 设施与物资 应按规定建立应急设施,配备应急装备,储备应急物资,并进行经常性的检查、维护、保养,确保其完好、可靠。 6.1.3 实施与救援 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及时进行事故上报,积极开展事故救援。 (内容由河南省卫生健康委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