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宇欣
技术背景 由于肩关节解剖结构特殊,肩关节炎、肱二头肌断裂、骨关节炎等患者在进行肩关节镜手术时,通常需要采取侧卧位,以便于医护人员获得良好的手术视野。在肩关节镜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通常还需要对患者的患侧手臂进行牵引悬挂,以便手术操作。目前,多采用透明胶带对患者的手臂进行包裹,包裹完成后将透明胶带悬挂在支撑架上,从而完成对患者手臂的悬挂牵引。然而,使用这类牵引固定方法时,需要将透明胶带一层层裹在患者的手臂上,手术结束后还需要将透明胶带一层层揭开取下,不仅费时、费力,还容易损伤患者的皮肤。若透明胶带固定效果不佳,在手术过程中还容易发生滑脱。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设计一种适用于肩关节镜手术患者的手臂悬挂牵引套,很有必要。 创新内容 该牵引套包含束缚带,束缚带的前端设有上下方向的回形框,回形框内上下两侧的侧壁上分别转动安装有两个前后相对且沿上下轴向设置的套管,套管外缘固定连接有夹块。回形框内前后两侧的侧壁上分别通过固定块转动连接有与其对应侧套管同轴的转筒。上下相对的两个套管内同轴滑动连接着一个可插入对应侧转筒内的转柱。转筒的内表面上设有多个沿其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主齿牙。转柱外缘设有多个沿其圆周方向均匀分布且可与主齿牙啮合的副齿牙。束缚带的自由端设有可插入两个转筒之间且能与夹块内表面接触的压紧带。为了方便按压转柱,两个转柱上端贯穿回形框且转动连接有一个压板。为了使转柱能够复位,压板下端通过弹簧与回形框相连。为了便于悬挂束缚带,束缚带上设有一个开口朝下的U形带。为了更好地夹紧压紧带,夹块内表面上设有多个沿左右方向均匀分布的压紧齿牙。转筒外缘设有多个沿其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防滑条。为了便于拉动压紧带,压紧带的右侧设有前后贯通的助拉槽。 在使用该牵引套时,要先将束缚带绕在患者的手臂上,把压紧带穿过回形框,并使压紧带位于两个转筒之间,向下按动压板。压板带动两个转柱向下滑动并挤压弹簧,随后两个转柱带动副齿牙向下滑动,滑动一段距离后,主齿牙与副齿牙脱离接触。此时拉动助拉槽,压紧带在两个转筒之间向右滑动,带动两个转筒转动,但由于此时主齿牙与副齿牙脱离啮合,转筒无法带动转柱转动,同时压紧带向右滑动,裹紧患者的手臂,实现对患者手臂的固定。 当压紧带裹紧患者的手臂后,松开压板,由于弹簧向上的弹力作用,压板带动两个转柱向上滑动,两个转柱带动副齿牙向上移动,移动一段距离后,主齿牙与副齿牙啮合,此时松开压紧带,压紧带在材料弹性作用下向左滑动,带动前侧的转筒逆时针转动,前侧的转筒带动前侧的夹块逆时针转动,同时带动后侧的转筒顺时针转动,后侧的转筒带动后侧的夹块顺时针转动,前侧的夹块与后侧的夹块转动到一定角度后,其内端面均与压紧带的外表面接触,对压紧带进行夹紧固定,压紧齿牙可以增加固定夹紧效果,防止压紧带滑脱。压紧带向左滑动的力度越大,夹块对压紧带的夹紧力就越大。 此时,将U形带悬挂在支撑装置上,可实现对患者手臂的牵引悬挂。当手术完成后,向下按动压板,压板带动两个转柱向下滑动,滑动一段距离后,副齿牙与主齿牙脱离啮合,此时由于转筒无法带动转柱转动,向左拉动压紧带时,压紧带只会带动转筒转动而无法带动转柱转动,夹块也就无法对压紧带进行挤压固定,压紧带滑动一段距离后便可解除对患者手臂的固定,患者将手臂从束缚带内抽出即可。 有益效果 该牵引套操作简便,省时省力,其配备的束缚带、压紧带、回形框、夹块等部件,可实现对患者术侧手臂的固定,防止患者在手术时手臂滑脱而造成二次伤害,同时配备的U形带便于医护人员进行悬挂操作。与传统的固定悬挂方式相比,这种方法节省了大量的手术时间,提高了手术效率。该牵引套结构简单,构思新颖,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作者供职于开封市中心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