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管理论坛·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
PDF版查看  第五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六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七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八版:健康促进
 
第四版:天使之声
 上一版    下一版  
“高需求”患儿的护理
为生命终章注入温度
一种改良式胸带
骨折外固定患者的居家护理
1
11 1 2025年3月22日 星期六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骨折外固定患者的居家护理
 


□黄昭颖 石宁宁

在骨折治疗中,外固定架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治疗手段,具有固定方法简单、稳定、可靠、有效,组织损伤小,便于术后伤口换药,有利于控制感染,患者可以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拆取方便且无须二次手术等优点。但是,针眼渗液、感染,以及固定针松动、断裂影响治疗效果,体外装置影响美观等,也是外固定架的缺点。因此,当骨折外固定患者回家休养时,正确的居家护理十分重要。

日常观察

每日观察针孔有无红肿、渗液、疼痛等感染迹象,关注患肢远端的感觉及运动情况。如果患者出现伤口红肿、流脓、皮肤破溃,以及神经损伤征兆(如麻木、刺痛或者无力等),外固定架明显松动时,应立即就诊。
每周至少检查一次外固定螺母的松紧度,以防松动,保证外固定架处于正确的位置,防止外固定架的克氏针松脱。
观察外固定支架的完整性。如果外固定支架损坏或变形,患者应及时就医,切勿自行调整或拆卸外固定支架,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术后护理

针道清洁与消毒 患者可以用无菌纱布条缠绕针孔处,每日2次在纱布上滴75%酒精,进行浸润消毒。若出现渗血、渗液,患者应及时采用75%酒精消毒针孔处,更换针孔处纱布,无菌纱布每隔3天更换1次。更换无菌纱布前,采用75%酒精消毒针孔,直至拔针为止。禁止使用手用消毒液等未经医生允许的消毒产品涂抹外架孔。患者也可以在家用具有杀菌功效的喷剂,对钉道进行喷洒消毒。一旦针孔没有渗出物,可以不再使用敷料。注意不要把钉孔周围的痂皮去掉,因其起屏障作用,能有效防止细菌及污物进入钉道。
保持皮肤清洁 患者应保持固定支架周围的皮肤清洁,每天用温水和无刺激性的生理盐水清洁固定支架周围的皮肤,避免使用抗菌性软膏、洗剂和喷剂等产品。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擦干皮肤,确保不留湿气。避免让固定支架暴露在潮湿的环境中(如长时间浸泡在水中或被雨水淋湿)。避免固定支架与泥土、灰尘、沙粒等污染物接触,以防止感染或刺激。

日常护理

预防碰撞 患者在家中要注意保护受伤部位,避免碰撞到家具或其他物体。活动时,动作要缓慢,防止意外摔倒。
合理饮食 患者要增加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食物的摄入量(如瘦肉、蛋类、奶类、新鲜蔬菜水果等),促进骨折愈合。在确保营养供给的同时,患者应保持大便通畅。
功能锻炼 患者应遵照医生或康复治疗师的指导,进行适当的康复运动,以加强固定支架周围肌肉的力量,增加关节的活动范围(如轻柔的屈伸运动、旋转运动和逐渐增加的负重运动)。患者要遵循正确的姿势和技巧,并避免过度用力或疼痛。
心理调适 患者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身体的恢复。家人要给予患者足够的关心和支持。
按时复查 患者应按照医生嘱咐的时间定期复查与随访,医生会评估患者的愈合情况,以评估固定支架的稳定性和骨骼的愈合情况,并对固定架进行必要的调整。
监测体温 患者要密切观察体温变化,若术后5天内体温没有恢复正常水平甚至更高,应及时就医。
警惕感染 患者还要注意有无全身感染情况,以及钉孔周围有无红肿、热痛,以及脓性分泌物,警惕发生钉道感染。如发生感染,患者应立即抬高患肢,停止关节锻炼,及时清除钉道分泌物,保持周围皮肤清洁干燥,及时就诊。
总之,外固定架的家庭护理,需要患者和家属的共同努力。悉心的护理和积极的治疗,能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重新恢复正常的生活。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