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老年患者用药注意事项 |
|
□纪亚萍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衰退。这些生理上的改变,使老年患者在用药时需要更加谨慎。用药不当,不仅无法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还可能给身体健康带来风险。 老年患者用药的特殊性 老年患者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对药物的反应往往与年轻人不同。老年患者的肝脏解毒功能减弱,肾脏排泄功能降低,使药物在体内停留的时间延长,容易造成药物蓄积性中毒。同时,老年患者常患有多种慢性病,需要同时服用多种药物,这就增加了药物间相互作用的风险。 用药前需要明确诊断 老年患者出现身体不适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后再用药。老年患者不要仅凭自己的经验或听信他人的推荐就随意用药,因为有些疾病的症状相似,但治疗方法却截然不同。如果盲目用药,会掩盖病情,延误治疗时机。 从小剂量用药开始 老年患者应从小剂量用药开始,逐渐增加药量,直至达到预期剂量。这是因为老年患者的药物代谢能力下降,对药物的敏感性增高,小剂量的药物就可能产生明显的疗效。如果患者一开始就大剂量用药,容易导致药物过量,引发不良反应。 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不少老年患者由于需要同时服用多种药物。因此,老年患者应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有些药物会产生协同作用,增强疗效;有些药物则会相互拮抗,降低疗效,甚至产生不良反应。例如,华法林与许多药物都存在相互作用,如抗生素、抗凝药等,同时服用会影响华法林的抗凝效果。因此,老年患者用药前应咨询医生,了解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警惕药物的不良反应 老年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较差,容易出现不良反应。有些不良反应可能比较轻微,如恶心、呕吐、腹泻等;有些不良反应则可能非常严重,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老年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自己的身体反应,一旦出现不适,应立即停药并及时就医。 避免长期用药和滥用药物 有些老年患者认为,只要长期服用药物,就能预防或治疗疾病。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长期用药,不仅会增加药物蓄积性中毒的风险,还可能导致身体对药物的依赖性增加。另外,滥用药物也非常危险。有些老年患者听信广告或传言,随意购买和使用所谓的“保健品”或“神药”,结果不仅浪费了金钱,还可能对身体造成损害。 合理用药 老年患者用药时,需要遵循医嘱,规范服药,不要自行改变药物剂量或给药方式。如果医生开具了多种药物,患者应详细了解每种药物的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同时,老年患者还应定期复诊,将自己用药后的身体反应告诉医生,以便医生及时调整药物治疗方案。 加强自我监测和管理 老年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应加强自我监测和管理。患者可以准备一个用药记录本,记录每次服药的时间、剂量和身体反应。这样,在复诊时就能为医生提供准确的用药信息。同时,患者还应坚持合理饮食,改善生活方式,促进身体康复。 (作者供职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松山医院药学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