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脑供血不足的早期症状 |
|
□王阿丽
脑供血不足是指由于脑部血流量减少,导致大脑无法获得足够的氧气和营养。这一问题虽然多见于中老年人,但是近年来呈现年轻化趋势。长期脑供血不足,可能对记忆力、运动协调能力及整体健康造成影响。了解脑供血不足的早期症状及应对方法,对预防严重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早期症状 头晕和头痛 头晕是脑供血不足的典型症状,尤其在站立、弯腰或快速起身时更为明显,常伴随短暂性视物模糊或站立不稳。头痛表现为间歇性钝痛,有时为持续性钝痛,严重者可能伴随恶心、呕吐、乏力等症状。 记忆力下降和注意力不集中 由于大脑缺氧,认知功能会逐渐下降,患者表现为记忆力衰退、思维迟缓和注意力分散。一些患者可能发现自己经常忘事或处理问题时反应迟钝。 肢体麻木与无力 脑供血不足会影响运动神经功能,表现为手脚麻木、乏力或短暂性肢体失控。有时症状可能仅出现在身体一侧,需要患者特别注意。 视力和听觉异常 视物模糊、视野缺损或暂时性视力丧失是常见症状。这些症状可能在患者劳累或紧张时加重。在听觉方面,耳鸣或听力下降也较为常见,尤其是在安静环境下耳鸣感会更明显。 睡眠质量下降 许多患者会出现失眠、多梦、易醒或睡眠深度不足的问题。这种情况可能与脑部缺血导致的神经功能紊乱有关。 情绪不稳定 一些患者在早期可能会感到情绪波动较大,容易焦虑、烦躁,这是脑供血不足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表现。 怎样应对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患者应选择新鲜的蔬菜、水果、鱼类、坚果和全谷物食品,减少高盐、高脂和高糖食物的摄入量。此外,坚持适度运动(如散步、游泳、练瑜伽、打太极拳等),能够改善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 控制高危因素 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是引发脑供血不足的重要诱因。因此,患者要监测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积极控制相关指标。对于体重超标者,应适当减重,以减轻心血管的负担。 戒烟限酒 烟草中的尼古丁和过量摄入酒精会损害血管健康,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液黏度升高。因此,戒烟和减少酒精的摄入量是保护脑血管的重要措施。 定期体检 脑部CT(计算机层析成像)、MRI(磁共振成像)等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问题。如果被确诊为脑供血不足,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进行治疗。 调节心理状态 长期焦虑或抑郁会加重脑供血不足的症状。患者可以选择运动、阅读、冥想等方式放松心情,必要时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 及时就医 如果出现头晕加剧、视物模糊或肢体麻木等症状,患者应立即卧床,避免活动,同时拨打急救电话。 脑供血不足的早期症状多种多样,但因其不够典型,容易被忽视。科学的干预与调理,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保护大脑健康。同时,家人和朋友的关心与支持,也能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和管理疾病,重获健康生活。 (作者供职于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第三人民医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