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管理论坛·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
PDF版查看  第五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六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七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八版:健康促进
 
第六版:健康促进
 上一版    下一版  
消毒和灭菌存在哪些差异
老年人口腔修复的特殊挑战与应对策略
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心肌梗死
血脂检测的注意事项
脊柱手术后如何预防深静脉血栓
吞咽障碍的早期识别和治疗方法
打造健康社区 护理知识不可少
1
11 1 2025年3月22日 星期六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心肌梗死
 

□林永芳

    在现代社会,心肌梗死已成为威胁人们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它如同隐藏的“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发生。然而,心肌梗死并非不可预防。在日常生活中,通过采取一些预防措施,可以将心肌梗死拒之门外。

    了解心肌梗死,知己知彼

    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通俗来说,心脏的血管被堵塞,导致心脏肌肉得不到足够的血液供应,从而引发一系列严重症状,如剧烈胸痛、呼吸困难等。心肌梗死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冠状动脉痉挛等。而不良的生活习惯,如高盐和高脂饮食、吸烟酗酒、缺乏运动等,也是心肌梗死的“帮凶”。

    健康饮食,为心脏护航

    要减少高盐、高脂、高糖食物的摄入。摄入过多的盐会使血压升高,增加心脏负担;高脂食物容易导致血脂升高,加速动脉粥样硬化;高糖食物可能引发肥胖和糖尿病,进一步加重心脏疾病的风险。因此,建议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全谷物和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鱼类、豆类、瘦肉等。这些食物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有助于降低血脂水平、稳定血糖、保护血管健康。

    规律运动,强健心脏

    规律的有氧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提高心脏的耐力和效率,同时有助于控制体重、降低血压和血脂水平。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运动时,要注意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对没有运动习惯的人来说,可以从简单的快走开始,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和时间。此外,还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力量训练,如举重、做俯卧撑等,以增强肌肉力量,提高基础代谢率。需要注意的是,运动前要做好热身,运动后要进行拉伸,以防运动损伤。

    戒烟限酒,守护血管

    吸烟是心肌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烟草中的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研究表明,吸烟者心肌梗死的发病率是非吸烟者的3倍~4倍。因此,戒烟是预防心肌梗死的当务之急。同时,要避免二手烟暴露。酒精对心脏的影响较为复杂。适量饮酒可能对心血管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过量饮酒则会增加心肌梗死的发生风险。如果有肝脏疾病或其他健康问题,要避免饮酒。

    控制情绪,保持心态平和

    长期精神压力大、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会对心脏健康产生负面影响。这些情绪会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血管收缩,增加心脏负担。因此,要学会调节情绪,保持心态平和。可以通过运动、冥想、深呼吸等方式缓解压力。此外,还可以培养一些兴趣爱好,如听音乐、绘画等,转移注意力,减轻心理压力。

    定期体检,早发现早治疗

    通过体检,可以及时发现高血压、高血糖、冠心病等潜在的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全面体检,包括血压、血脂、血糖、心电图等项目。有心肌梗死家族史或其他高危因素的人群,体检的频率可以适当增加。如果体检结果异常,一定要遵医嘱积极治疗,控制病情发展。

    心肌梗死虽然可怕,但是只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做好预防工作,就能大大减少发生风险。

    (作者供职于山东省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