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管理论坛·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
PDF版查看  第五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六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七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八版:健康促进
 
第六版:健康促进
 上一版    下一版  
消毒和灭菌存在哪些差异
老年人口腔修复的特殊挑战与应对策略
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心肌梗死
血脂检测的注意事项
脊柱手术后如何预防深静脉血栓
吞咽障碍的早期识别和治疗方法
打造健康社区 护理知识不可少
1
11 1 2025年3月22日 星期六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脊柱手术后如何预防深静脉血栓
 

□张金荣

    深静脉血栓是脊柱手术后的严重并发症,不仅会延长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会引发其他继发性疾病。因此,患者及其家属要充分了解深静脉血栓的定义、形成机制及预防方法。

    什么是深静脉血栓

    定义

    深静脉血栓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异常凝结形成血栓,导致静脉回流障碍的病理状态。

    形成机制

    1.血流动力学改变:当静脉中的血流速度减缓或者受阻时,血液中的红细胞、血小板等会沉积在血管内,进而形成血栓。这类情况常见于长期卧床、术后制动等患者。

    2.血管内皮损伤:血管内皮损伤是导致血栓形成的因素之一。内皮细胞有抗凝、抗血小板聚集等功能,而一些机械性损伤会破坏血管内皮的完整性,导致内皮下的胶原纤维暴露,从而启动凝血过程,导致血栓形成。

    3.血液高凝状态:部分遗传性疾病会导致人体的抗凝机制出现缺陷,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一些获得性因素也会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例如女性口服避孕药等。

    脊柱手术后如何预防深静脉血栓

    症状监测

    深静脉血栓最常见的症状就是患肢肿胀,尤其是下肢。血栓范围越大,肿胀程度就越严重。因此,医护人员应重点关注并定期测量患者下肢的血压。

    药物预防

    药物预防虽然不是主要方法,但是在必要时也可以起到重要作用。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药物为利伐沙班片,该药物主要是通过抑制凝血因子活性,减少凝血酶的生成,从而阻止血栓的形成和发展。该药用于治疗成人深静脉血栓,有助于减少急性深静脉血栓术后复发和肺栓塞的风险。

    物理预防措施

    1.梯度弹力袜:穿弹力袜可以有效减少患者下肢的静脉血液淤滞,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风险。但要避免穿得过紧或过松,以免对身体造成不适或无效。

    2.间断性肢体压迫装置:该装置可以通过周期性充气加压来促进患者下肢的血液流动。该装置有无创、简便等优势,且具有与低分子肝素相近的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效果。在使用该装置时,应避免过度压迫而导致患者不适或损伤。

    术后护理措施

    1.早期活动:术后,应当鼓励患者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尽早进行下肢肌肉收缩活动和下床活动。早期活动可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减少静脉血液淤滞。但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导致伤口裂开。

    2.抬高下肢:术后可以将患者的下肢抬高,以促进血液回流,减少静脉血液淤滞。在抬高时,要避免对患者造成过度压迫。

    3.踝泵运动:患者可以平躺在床上,伸展下肢,放松身体,随后缓缓勾起脚尖,尽可能使脚尖朝向自己,保持3~5秒,随后缓缓下压脚尖,保持3~5秒,放松身体。每日3~4次,每次20~30组。

    脊柱手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至关重要。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订个性化的护理措施,同时要加强患者及其家属对深静脉血栓的重视。

    (作者供职于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人民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