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特别报道·天使之声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要闻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三版:临床荟萃
 上一版    下一版  
左主干病变优先选择冠状动脉搭桥术
“九问九思” 找出引起腹痛的原因
置入放射性粒子支架 微创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
1
11 1 2025年3月27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左主干病变优先选择冠状动脉搭桥术
 


□田振宇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左主干病变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冠心病,可能会导致广泛性心肌缺血、心功能衰竭、恶性心律失常、猝死等。
    左主干是冠状动脉的主干道,供应心脏70%以上的血流。它起源于主动脉,分为左前降支和左回旋支,为左心室大部分区域供血。如果左主干严重狭窄(>50%),意味着心脏大部分供血受阻。由于左主干病变的危害极大,因此需要对左主干及时进行血运重建。此时,会优先选择冠状动脉搭桥术。
    冠心病的主要血运重建方式包括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又称介入治疗)和冠状动脉搭桥术(又称外科手术)。对于左主干病变,优先选择冠状动脉搭桥术,主要原因如下:
    1.左主干病变影响范围广,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效果有限。
    左主干相当于高速公路上的主干道,如果发生堵塞,会影响多个分支的血供。
    虽然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能疏通狭窄的血管,但是对于复杂病变(如多支病变、分叉病变)治疗效果有限,再狭窄发生率高。
    冠状动脉搭桥术可绕过病变血管,直接建立新的血流通路,确保更长久的通畅性。
    2.冠状动脉搭桥术的长期效果更好。
    虽然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可以快速解除狭窄,但是远期血管再狭窄率较高。
    冠状动脉搭桥术使用自体血管(如内乳动脉、大隐静脉)搭桥,能够保持长期稳定的血供。
    研究显示,左主干病变患者接受冠状动脉搭桥术,5年生存率更高,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更低。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5年,部分患者仍需要二次介入治疗或搭桥手术。
    3.冠状动脉搭桥术更能预防心肌梗死和猝死。
    左主干病变可能导致大范围心肌缺血,甚至猝死。冠状动脉搭桥术不仅可以改善心脏血供,还可以建立旁路,即在斑块严重影响血液循环时,创建新路径,绕过狭窄血管而恢复正常血流,减少血栓形成和心肌梗死风险。
    4.对于合并其他冠状动脉病变的患者,搭桥手术更适合。
    大多数左主干病变患者伴有其他血管狭窄(如三支病变),如果单纯放置支架,可能需要多个支架,增加术后支架内再狭窄风险。而冠状动脉搭桥术可以一步到位,同时治疗多个病变。糖尿病合并左主干弥漫性严重病变患者,接受冠状动脉搭桥术,远期预后显著优于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冠状动脉搭桥术的主要方式如下:
    1.内乳动脉搭桥:长期通畅率比较高,是首选。
    2.大隐静脉搭桥:在身体存在多个病变时补充使用。
    3.桡动脉搭桥:部分患者可选。
    无论是接受冠状动脉搭桥术还是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术后需要做好长期管理。具体方法如下:
    1.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低盐、低脂饮食,规律运动。
    2.药物治疗: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他汀类降脂药(抑制胆固醇的合成,降低血脂水平)和β受体阻滞剂(减轻心脏负担)。
    3.定期复查:关注术后心脏功能及血管通畅情况。
    左主干病变是冠心病中最严重的类型,若处理不当,可能会导致心肌梗死甚至猝死。对于这种病变,可优先选择冠状动脉搭桥术。这种手术具有更好的长期效果和更高的生存率。对于部分低风险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可作为备选方案。不管接受哪种手术,术后患者都要重视复查和药物治疗。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胸科医院心血管外科六病区)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