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特别报道·天使之声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要闻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六版:视界
 上一版    下一版  
从寒瘀互结论痛经三期辨治规律
中医康养学的技法
传统中药方剂的现代应用解析之十一小柴胡汤
1
11 1 2025年3月27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从寒瘀互结论痛经三期辨治规律
 

□王 臻 陈何红

妇女在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引发腰骶部疼痛,严重时甚至因剧痛而昏厥,这种情况被称为痛经,也称为“经行腹痛”。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秦月好认为,痛经的病机较为复杂,主要与寒瘀有关。原发性痛经通常在少女初潮后就开始出现,与体质因素有关,或者是因为经期饮冷受寒,导致寒邪侵入胞宫,气血运行不畅,瘀血内留,胞脉受阻,从而产生疼痛。继发性痛经则多见于育龄期妇女,由于经期受寒,或产后不慎受风寒,寒湿之邪客于胞宫,或者有多次人流史,导致胞脉受损,瘀血阻滞胞宫、胞脉,气机不畅,津液运行受阻,聚而生湿酿痰,久而久之形成癥瘕之病。因此,寒与瘀是痛经的主要病机。
治疗痛经,基本原则是温经祛瘀。《黄帝内经》中提到:“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温经祛瘀的治疗方法,应该贯穿痛经治疗的始终。不同患者的痛经程度不同,具体用药也需要有所区别。秦月好将痛经按疼痛程度、对日常活动的影响、全身症状、止痛药应用等情况,分为轻度痛经、中度痛经、重度痛经。在临床上,医生会根据患者痛经的不同程度,分别采用温经散寒、活血祛瘀,或温经散寒、逐瘀荡胞,或温经散寒、祛瘀解痉的治则。同时,在方药中还会加入理气止痛的药物,如木香、乌药、延胡索、川楝子等,气行则血行,血行则瘀散,胞脉、胞络通畅,痛经自然缓解。
轻度痛经:温经散寒 活血祛瘀
轻度痛经多见于原发性痛经患者,病程短、病位浅,疼痛持续时间较短,通常在月经前或经行第一天出现小腹疼痛,血量增多或血块下后缓解,患者仍能坚持工作和学习,没有腰痛等伴随症状。在治疗上,可采用温经散寒、活血祛瘀的方法,选用《妇人大全良方》中的温经汤(加减),药物包括当归、川芎、白芍、人参、肉桂、莪术、牡丹皮、甘草、川牛膝等,再稍加益母草、茜草、内金等祛瘀药物;也可使用少腹逐瘀汤,药物有小茴香、干姜、元胡、当归、川芎、赤芍、蒲黄等,再稍加吴茱萸、艾叶等温经药物。若胀痛明显,可加入乌药、元胡等理气止痛药物,使经脉、胞脉通畅,达到止痛的目的。
中度痛经:温经散寒 逐瘀荡胞
中度痛经多见于继发性痛经患者,病程较长,疼痛持续时间也较长,甚至贯穿整个月经周期。B超检查结果常提示,痛经患者合并盆腔炎性包块、附件囊肿、子宫内膜异位症等。患者疼痛难以忍受,坐卧不安,影响正常工作生活,并伴有腰痛(痛势绵绵),应用温经散寒、活血化瘀的方法效果不理想。秦月好认为,这类患者发病已久,寒、湿、瘀相互搏结,阻于胞宫、胞脉,且病久必瘀,故疼痛拒按。因此,秦月好提出温经散寒、逐瘀荡胞的治疗方法,以四物汤加大黄、炒蒲黄、肉桂等为基础方灵活加减。其中,大黄为主药,味苦,性寒,能下瘀血,破癥瘕积聚。《名医别录》记载:“女子寒血闭胀,小腹痛,诸老血留结。”痛经多为瘀血为害,或寒凝血瘀,或湿察互结,或痰瘀互阻。血脉的流通,以通畅为补,如果血液滞留,秽浊不去,新生之血也容易瘀积,形成恶性循环。只有荡涤陈腐,才能促进新血生成。大黄气味重浊,能迅速直达下焦,深入血分,无坚不破,荡涤积垢,通利胃肠,使血络源流俱清,达到止痛的目的。同时,配合温经化瘀的药物炒蒲黄、肉桂等,组方中寓补于行,祛邪而不伤正。在临床上,常配伍乌药、元胡、琥珀、吴茱萸等温中理气的药物,以增强疗效。
重度痛经:温经散寒 解痉祛瘀
部分继发性痛经患者,病程可能长达数十年,感受寒邪更重,寒、湿、痰、瘀相互搏结,表现为痛势剧烈,难以忍受,甚至出现晕厥,不能正常工作生活,经期有烂肉样组织排出,且多伴有腰骶疼痛、呕吐、肛门坠胀等症状,甚至出现面色苍白、冷汗淋漓、四肢逆冷等。B超检查结果提示,痛经患者常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腺症等。治疗痛经,需要采用温经散寒、祛瘀解痉的方法,方选桃红四物汤(加减)。《黄帝内经》中提到:“因重于寒,则痛久矣。”因此,可酌加细辛、川椒等散寒药物。
秦月好在临床上善用虫药解痉止痛,多能取得显著效果,常用的药物有全蝎、僵蚕、蝉蜕等。全蝎味辛,性平,入肝经,具有熄风止痉的功效,适用于痉挛抽搐等症状。《本草求真》中记载其“专入肝祛风,凡小儿胎风发搐,大人半身不遂,口眼㖞斜,语言謇涩,手足抽掣……皆因外风内客,无不用之。”僵蚕味咸辛,性平,入肝经、肺经、胃经,具有熄风止痉的作用。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僵蚕能治“痕块”,说明僵蚕有软坚消痕的功效。蝉蜕味甘、性寒,入肝经、肺经,具有熄风止痉的作用。《名医别录》中记载其“主妇人生子不下。”现代药理学研究结果表明,全蝎、僵蚕、蝉蜕具有抗惊厥、镇痛、镇静等药理作用。因此,这3种药物是治疗重度痛经的首选。
分期用药 标本兼治
痛经的治疗,需要在准确辨证的基础上,分期用药。《黄帝内经》记载:“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轻度痛经的治疗分经前、经行时用药。经行前1周,予温经散寒、活血化瘀之品,治其本;经行时,理气温通止痛,治其标。
秦月好在治疗痛经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她强调,根据痛经的不同程度和时期,灵活运用温经散寒、祛瘀解痉等方法,并合理配伍理气止痛、扶正祛邪的药物,为许多痛经患者解除了痛苦。秦月好的治疗方法不仅注重短期的止痛效果,更重视从根本上调理身体,改善患者的体质,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这些经验对于现代中医妇科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作者为象庄秦氏妇科学术流派传承人)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