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虎雷
谷雨,作为春季末尾的节气,有着“雨生百谷”的美好寓意。此时寒潮退散,气温攀升,降雨频繁,不仅滋养谷物生长,也深刻影响着人体的健康状态。中医认为,顺应谷雨时节的气候特点养生,对维持身心平衡、预防疾病极为关键。 谷雨时节的气候与人体生理特点 谷雨一到,天气转暖,湿气愈发浓重。中医认为,脾主运化水湿,湿气通于脾。当外界湿气过重,脾胃功能欠佳者就易被湿邪侵犯,致使脾胃运化功能失常,出现诸如食欲不振、腹胀、大便溏稀、身体困乏等症状。 谷雨时节,肝气渐弱、脾气渐旺,人们要调养脾胃,更好地适应季节更替引发的身体改变。加之气温升高,人体新陈代谢加速,气血运行更为活跃,毛孔渐张,此时也更易受到外邪侵扰,养生保健便显得尤为重要。 谷雨养生之饮食调理 在饮食方面,中医医生建议遵循“健脾祛湿、滋阴清热”的准则。像薏苡仁,便是祛湿的绝佳食材,用来煮粥或者煲汤都很适宜。煮薏苡仁粥时,将薏苡仁和大米按1∶3的比例,加适量水同煮,具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的功效,对改善谷雨时节常见的脾胃湿盛状况颇为有效。芡实同样具备健脾祛湿的作用,把它与山药、莲子搭配,制成芡实山药莲子羹,既能健脾胃,又能固肾涩精,特别适合脾胃虚弱、体内有湿气的人群。山药性平,不寒不燥,可健脾补肺、益胃补肾,清蒸或与排骨煲汤皆可。烹饪方式宜选择蒸、煮、炖等清淡易消化的方法,减少油炸、油煎等高油脂食物的摄入量,以免加重脾胃负担。同时,适量食用菠菜、荠菜这类滋阴清热的食物。菠菜能滋阴平肝、助消化,可清炒或做成菠菜蛋花汤;荠菜有凉血止血、清肝明目的功效,凉拌或包成荠菜饺子都不错。此外,多吃草莓、桑葚等新鲜水果,既能补充维生素,又能清热生津。 谷雨养生之运动锻炼 长期坚持适度运动,益处多多。太极拳动作柔和、节奏缓慢,练习时注重呼吸与动作的配合,做到呼吸均匀、深长,动作连贯,可调节呼吸、增强心肺功能、促进气血流通,还能固肾健脾,提升身体抵抗力。八段锦通过特定动作拉伸肢体、调节气息,像“调理脾胃须单举”这一动作,双手上举下按,能拉伸脾胃相关经络,促进脾胃运化,每天练习1遍~2遍,有助于身体适应谷雨时节的气候。饭后在空气清新处散步半小时至一小时,也是简单有效的运动方式,既能促进胃肠道蠕动、增强消化功能,又能放松身心、缓解压力。不过,人们在运动时要坚持适度原则,避免大汗淋漓,以防损伤阳气和津液,运动后及时补充淡盐水或蜂蜜水。 谷雨养生之起居调适 谷雨时节,尽管气温回升,但早晚仍存在较大的温差,务必适时增减衣物,谨防受寒。夜间睡眠时,要盖好腹部,防止寒邪入侵脾胃。随着雨水增多,居住环境应保持干燥,可借助空调的除湿功能或使用除湿器降低室内湿度,长期处于潮湿环境,易引发关节疼痛、肌肉酸痛等问题。日常起居还应早睡早起,顺应自然界阳气升发的规律,保证睡眠充足,一般成年人每天需要保证7小时~8小时睡眠,儿童则需要更久,以此促进身体的自我修复与调整。 谷雨养生之情绪调节 中医认为,肝主疏泄,能调畅情志。谷雨时节肝气渐弱,人的情绪容易产生波动。此时要格外注意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听节奏舒缓、旋律优美的古典音乐,如《高山流水》《平沙落雁》等,可舒缓身心、平复心情。谷雨时节百花盛放,外出赏花,沉浸于自然美景之中,能愉悦身心。与家人朋友一同踏青,既能享受大自然的馈赠,又能增进情感交流、释放压力。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对维持身体阴阳平衡、增强抵抗力大有益处。 谷雨时节,中医从饮食、运动、起居、情绪等多个维度为我们规划了养生保健方案。遵循这些方法,能帮助我们在这一特殊节气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平稳过渡到夏季。 (作者供职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