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要闻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七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李振华治疗肾系疾病验方
应用没刺汤辨治痤疮
小儿厌食不妨试试推拿疗法
慢性胃炎的证型辨治
1
11 1 2025年7月3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小儿厌食不妨试试推拿疗法
 


□胡艳丽

如果厌食症患儿有明显的证型特征(比如舌苔厚腻,大便稀溏或干结,脾气大,易哭闹),可以在基础手法上加用对应的“加减穴”,效果会更精准。具体如下:
脾失健运(腹胀、大便黏滞):清胃经,分推腹阴阳。
清胃经:胃经位于大鱼际桡侧缘(拇指根到腕横纹),从腕横纹向拇指根直推100次~200次,清胃热、消积食。
分推腹阴阳:手掌放于腹部,沿肋弓角边缘向两侧分推(从剑突推向耻骨联合处),20次~30次,缓解腹胀、调理气机。
脾胃气虚(便溏、乏力):推三关穴,按揉足三里穴。
推三关穴:前臂桡侧(拇指侧),从腕横纹推向肘横纹,100次~200次,温阳散寒、补气血(适用于手脚凉的孩子)。
按揉足三里穴:外膝眼下3寸(此为同身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处。用拇指指腹垂直按揉足三里穴,每侧揉100次~200次,调理脾胃、帮助消化。
脾胃阴虚(口干、便干):揉二马穴,清天河水。
揉二马穴:位于无名指与小指掌指关节后凹陷处,用拇指指端揉100次~200次,滋阴补肾、生津止渴(适用于口干舌燥的孩子)。
清天河水:前臂内侧正中,从腕横纹推向肘横纹,100次~200次,清热生津(适用于舌红少苔、手脚心热的孩子)。
肝脾不和证(情绪波动大、易发脾气、吃饭时易哭闹):清肝经。
清肝经:食指以指根向指尖直推为操作核心,推100次~200次,可以疏肝泄热。
孩子的脾胃如同小树苗,需要慢慢滋养。推拿并非特效药,而是通过调动孩子自身气血运行来改善功能,需要时间积累。正确运用推拿手法,配合科学饮食,可以改善孩子体质。
(作者供职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