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要闻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八版:杏林
 上一版  
从中医角度看《长安的荔枝》
成语“吐故纳新”中的中医养生智慧
餐桌上的中药之三十三 百合
读《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有感
调节情志 保护心脏健康
1
11 1 2025年7月3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从中医角度看《长安的荔枝》
 

□胡献国

 

   在热播剧《长安的荔枝》中,一颗荔枝不仅串联起盛唐气象与民生疾苦,还暗藏着中国传统医学的奥秘。剧中对荔枝的种植、运输、食用及健康风险的刻画,处处可见中医理论的精妙。

 

   荔枝核,就是吃荔枝剩下的果核,大多数人都把它当作废物扔掉了;其实,荔枝核具有行气止痛的功效。荔枝核入药,还与唐代诗人白居易有关。
    一天,白居易在家中修改诗稿,有一位南方诗友来看望他,还带来一些荔枝。于是,两个人一边研究诗稿,一边品尝荔枝。吃着吃着,白居易诗兴大发,挥笔写下一首赞美荔枝的诗:“嚼疑天上味,嗅异世间香。润胜莲生水,鲜逾橘得霜。”这时,白居易的妻子进来,看见桌子上摆着许多荔枝核,就找了一张纸包起来,随手放在桌子的抽屉里,时间一长就忘了。
    一个月后,白居易因为受凉,所以腹痛发作,同时疝气也复发了,行动不便。白居易的妻子便到郎中家取药,郎中问清楚病情后,把预先包好的一包中药给了她。白居易的妻子回到家,因为家务较多,没有立刻煎药,就顺手放在她原先放荔枝核的抽屉里。
    过了一会儿,家务忙完了,白居易的妻子准备好药锅,从抽屉里拿出郎中包好的中药,打开一看,竟然是几颗荔枝核。她忽然想起了自己存放的荔枝核,于是打开另一个纸包,两个纸包里的东西相同。
    白居易的妻子低头思索了一会儿,难道郎中给的药就是荔枝核,这荔枝核能治腹痛?为了慎重起见,白居易的妻子又到郎中家询问,原来郎中开的药就是荔枝核——治疗腹痛的良药。郎中曾用荔枝核治愈不少腹痛患者。白居易的妻子熬了荔枝核水,让白居易服用。没过几天,白居易的腹痛消失了,就连疝气也好了。后来,白居易逢人就说:“荔枝核能治疝气。”
    白居易到京城居住,将荔枝核的功效告诉了一个御医。御医在编修书籍时,收集了荔枝核。就这样,荔枝核作为一味中药流传下来。
    荔枝核,又名荔仁、枝核、大荔核,为无患子科植物荔枝的种子,主产于福建、广东、广西、四川等地。中医认为,荔枝核性温,味甘、涩,入胃经、肝经,具有散寒行滞、理气止痛等功效,适用于肝郁气滞、胃脘久痛、产后腹痛、睾丸肿痛、疝气疼痛,以及痛经等。《本草备要》言其“入肝肾,散滞气,辟寒邪,治胃脘痛,妇人血气痛”。《本草纲目》言其“治癫疝气痛,妇人血气刺痛”。
    荔枝肉,为无患子科植物荔枝的成熟果实。荔枝香甜可口,营养丰富。唐朝杨贵妃最喜欢吃荔枝,“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使荔枝妇孺皆知,千百年来,盛传不衰。
    中医认为,荔枝性温,味甘、酸,入脾经、心经、肝经,具有健脾益气、养肝补血、理气止痛、养心安神等功效。《本草纲目》言其“性平无毒,发小儿痘疮”。《玉楸药解》言其“暖补脾精,温滋肝血”。
    荔枝不宜多食,以免发生“荔枝病”。“荔枝病”实际上是低血糖引起的一种急性症状,轻则恶心、易饥饿、出冷汗、四肢无力,重则头晕、心慌、面色苍白,甚至产生呼吸不规则、脉搏细弱、抽搐、突然昏迷等表现。这是由于大量进食鲜荔枝后,机体胰岛素分泌过多引起血糖下降所致的低血糖反应。
    同时,荔枝含有次甘氨酸A、α-亚甲环丙基甘氨酸。这两种物质在人体内有降低血糖的作用。服食荔枝后,这两种物质配合胰岛素推波助澜,从而引起或加剧“荔枝病”的低血糖反应。
    一旦出现“荔枝病”后,轻者可以口服糖水或用荔枝壳煎汤送服,一般可以缓解;病情严重者,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送到医院进行治疗。由此可知,苏轼“日啖荔枝三百颗”是引人误入歧途,不可取,以免发生低血糖反应。
    笔者介绍二则荔枝的食疗方,供大家选用。
    荔枝肉粥
    材料:荔枝肉10克,大米100克,白糖少许。
    做法:将荔枝去壳取肉,与大米一同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煮粥,待粥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可。
    功效:健脾益气、养肝补血、理气止痛、养心安神,适用于脾胃亏虚所致的饮食减少、久泻不止、头目昏花、血虚崩漏,以及心悸等。
    荔枝核粥
    材料:荔枝核10克,大米100克,白糖少许。
    做法:将荔枝核择净,水煎取汁,与大米一同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煮粥,待粥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可。
    功效:散寒行滞、理气止痛,适用于胃痛、痛经,以及产后腹痛、睾丸肿痛等。
    《长安的荔枝》以微观叙事揭开盛唐面纱,其背后折射的中医智慧,既是对传统医学的致敬,更是对当代健康生活的启示。
    (作者供职于湖北省远安县中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