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梦雅
结核病是慢性传染性疾病,属于感染性疾病;糖尿病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属于代谢类疾病。这两种疾病看似没有关联,却常常共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给患者带来双重负担。有研究表明,全球5%~30%的肺结核患者的同时患糖尿病,在我国这两种疾病的并发率为16%~24%。 糖尿病患者为什么更容易发生肺结核 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糖尿病患者体内糖分水平升高,为结核分枝杆菌的生长与繁殖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2.糖尿病患者脂代谢紊乱,脂肪分解代谢加强,过多的甘油和酮体为结核分枝杆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能量来源;同时,也削弱了单核吞噬细胞的功能,进一步降低机体免疫力。 3.糖尿病引发的糖、蛋白质和脂肪代谢异常,会导致营养不良,使机体免疫力下降,促使结核病变进一步发展并恶化。 4.糖尿病患者体内多种维生素缺乏,其中维生素A的缺乏会使呼吸道黏膜的防御功能减退,结核分枝杆菌更容易定位和繁殖。 糖尿病患者如何预防肺结核 1.控制好血糖。糖尿病患者应遵医嘱,将血糖控制在较为理想的范围,减少糖尿病对机体免疫力的损伤。同时,糖尿病患者注意合理饮食,少吃含油、糖量高的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等食物,适度运动,保证充足睡眠。 2.做好个人防护。尽量少去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必须前往时应佩戴口罩;尽量不要与已知的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若必须接触时应做好防护措施;保持居住环境干净,勤开窗通风。 3.定期检查。糖尿病患者应定期检查,一旦发现有咳嗽、咯痰、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前往结核病定点医院就医,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4.预防性治疗。糖尿病患者如果合并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应接受预防性治疗,以降低发病风险。 糖尿病患者如果出现肺结核怎么办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应格外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1.在接受结核病治疗时,患者需要主动告知自身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视神经、末梢神经、肾脏等组织器官的损伤,抗结核药物可能加重糖尿病本身的并发症。因此,要提前告知医生,以便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2.抗结核治疗的疗程适当延长。肺结核与糖尿病共病患者更容易出现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和较高的治疗失败率。因此,对于强化治疗2个月的末痰抗酸杆菌检查结果仍为阳性者,肺部病变广泛且发生空洞者,以及血糖控制效果差且临床症状缓解不明显者,要延长抗结核治疗的疗程。 3.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患者不仅要遵医嘱口服降糖药物或应用胰岛素,也要严格监测血糖;若有异常情况,及时向医生反馈,以便医生进一步优化治疗方案。 4.肺结核与糖尿病共病的患者发生药品不良反应概率高于普通肺结核患者,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肝损伤、胃肠道反应和皮疹等。共病患者应密切关注自身相关症状的发生情况,在出现相应症状时加强血糖监测,并寻求医生帮助。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