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特别报道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要闻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七版:临证
 上一版    下一版  
动态辨证“十法”治疗重度抑郁症
辨治疱疹验案
肺结节中医分型证治
九味消疣汤临床运用
1
11 1 2025年9月4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九味消疣汤临床运用
 


□吴站峰

扁平疣是人体乳头瘤病毒感染皮肤黏膜所引起的良性赘生物,是疣的一种,多发生在面部、手背、前臂及颈部,表现为数目较多的扁平小丘疹,呈粟粒至绿豆大小,颜色为淡褐色,表面光滑,呈椭圆形或不规则的形状。患者一般无自觉症状,偶有微痒,病程进展较慢,因影响美观,给患者带来一定困扰。
西医目前多采用局部外用药物、激光手术、皮损下注射、口服药物等方法治疗,常使用干扰素、胸腺肽、脾氨肽等药物提高患者的免疫力。笔者曾用脾氨肽治疗过一些患者,发现好转率较高,治愈率约1/4左右,但是该疗法费用昂贵、疗程较长。于是,笔者萌生了用中医药治疗扁平疣的想法,并开始查阅中医典籍。笔者经过查询发现,中医对扁平疣的记载可以追溯至春秋时期的《五十二病方》,其中对“肬”的记载便包含此类病证;明代《外科正宗》等文献则对其有了进一步描述。中医治疗可以内服治疗,相关文献中记载的方剂比较多。笔者在分析后,参考“消疣汤”“酱紫蓝汤”“薏苡仁方”“四仁汤”等方剂,结合古人经验开始组方:板蓝根、马齿苋、败酱草、紫草、薏苡仁、杏仁、连翘。之后,笔者总结经验,将杏仁改为赤芍,增强清热解毒作用,还可以协同紫草增强凉血活血的作用。此外,依据名医施今墨的对药理论,笔者又加入了二花(金银花)。同时,笔者借鉴古人思想,因大青叶是板蓝根的叶部,生长于土地表面,而疣亦长于皮肤表层,故采用取类比象法,将板蓝根改为大青叶,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疗效更佳。最终,笔者将此方药定名为九味消疣汤,一般服用5剂~10剂即可治愈。
方药:大青叶15克,二花15克,败酱草18克,马齿苋30克,赤芍12克,紫草10克,玄参15克,连翘15克,薏苡仁30克。
方解:方中9味药均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其中,二花、连翘,清肺卫之热,二者相须为用;马齿苋、败酱草,清胃肠之热毒;薏苡仁、玄参,清肺胃之热毒;赤芍、紫草,清热凉血、活血;大青叶,除清热解毒外,还有消斑的作用。
该方为成人剂量,未满14周岁的患者需要根据病情灵活用药。若在夏季或秋季,可以选用新鲜的马齿苋,洗净后以患者手量取一小把,放入锅内一同煎煮,疗效更佳。
病案一:刘某,女性,42岁,面部长有40多个扁平疣,以前额为主,色泽褐色,偶有瘙痒。患者曾四处寻医治疗,效果欠佳,经朋友介绍向笔者寻求中医药治疗。笔者给予九味消疣汤5剂,并嘱咐患者自行煎煮,每剂煎煮3次,将3次药液混匀后服用,可以服用一天半。患者服药后,未再复诊。
病案二:屈某,男性,8岁,由家长陪同到笔者所在处寻求中医药治疗。患儿双手背长有多个扁平疣,色泽褐色,无瘙痒感。因患儿不愿意服用中药,起初计划为其肌肉注射聚肌胞注射液并配合口服药物。但是,患儿听说要打针后,立刻跑出诊室向家的方向跑去,其父追了一段路也未能追上,返回诊室休息片刻后,询问笔者是否有其他治疗办法。笔者经过思索后,开具木贼50克,嘱咐其分2次煎煮,用药液涂抹患处。3个月后,患儿父亲前来就诊时,笑着告知患儿的扁平疣已经痊愈。这一方法是笔者很早以前在一本名为《偏方治大病》的书中学看到,其治疗原理尚不明确。
 (作者供职于灵宝市西闫乡卫生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