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特别报道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要闻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七版:临证
 上一版    下一版  
动态辨证“十法”治疗重度抑郁症
辨治疱疹验案
肺结节中医分型证治
九味消疣汤临床运用
1
11 1 2025年9月4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动态辨证“十法”治疗重度抑郁症
 


□张志

抑郁症是一类以心境或情绪低落为主要表现的精神疾病,常伴随认知损害及社会功能减退。中医对抑郁症早有记载,根据临床表现可以归属于“郁病”“百合病”“脏躁”范畴。中医治疗抑郁症,不仅减少西药用量,还在预防复发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笔者跟师李广(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学习期间,发现其运用纯中药治疗轻度、中度抑郁症疗效显著,并将中医治疗抑郁症的经验总结为“十法”,包括补益心脾法、养血补肝法、疏肝清热法、疏肝健脾法、滋阴清热法、滋阴潜阳法、甘润缓急法、化痰解郁法、和解泄热法及回阳益阴法。笔者将这些方法应用于临床,疗效良好。
2024年11月29日初诊:患者为女性,16岁,学生(因厌学在家休养),以“情绪低落3年”为主诉就诊。3年前,患者因学习压力大出现情绪低落、悲伤欲哭、幻听等症状,由家人陪同到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被诊断为重度抑郁症伴焦虑症、精神分裂症。患者口服药物治疗3年,病情时好时坏,每2个月调整一次治疗方案。患者目前口服7种抗抑郁和抗焦虑药物:盐酸舍曲林100毫克,每天晨起服用;枸橼酸坦度螺酮10毫克,每天服药3次;七叶安神分散片,每次2片,每天服药3次;阿立哌唑10毫克,每天中午服用;疏肝解郁胶囊每次2片,每天早晚服用;维生素B6,每天早、中、晚各服药1次;脑力静,每次2片,每天早、中、晚各服药1次。
和解泻热扫障碍
刻诊:患者情绪仍低落,头晕头懵(无视物旋转),耳鸣如蝉,偶有幻听,几乎每天做噩梦,胆怯恐惧,厌恶外出见人,心情烦躁(不明显),无做事动力,大便干结(两三天1次),纳呆,夜间失眠、日间嗜睡,月经3个月未行,经行血块多,无痛经,舌质红、苔黄,脉弦滑。HAMD(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评分为40分。心电图检查及头颅磁共振检查结果均正常。
中医诊断:郁病。
中医证候:胆郁痰扰兼少阳郁热。
治则:和解泻热、重镇安神。
方药: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甘麦大枣汤化裁。北柴胡18克,黄芩15克,生牡蛎30克(先煎)、生龙骨30克(先煎)、清半夏18克,党参10克,甘草6克,桂枝10克,茯苓12克,炒酸枣仁12克,浮小麦30克,麦芽21克,山楂21克,合欢皮12克,益母草30克,生大黄6克,生姜3片,大枣6枚。共7剂。每天1剂,水煎,分2次温服。患者继续按原剂量服用西药,并调畅情志。
2024年12月6日二诊:患者服药后幻听消失,情绪低落改善,大便干结缓解(一两天1次),纳呆好转,偶有头痛,其余症状无明显变化,舌脉同初诊,月经仍未行。上方基础上加川芎12克,蔓荆子15克。共7剂。患者西药用量不变,并调畅情志。
2024年12月14日三诊:患者情绪低落明显改善,头晕头懵大幅好转,胆怯恐惧减轻,无耳鸣、幻听,纳可,大小便正常,仍做噩梦,厌恶外出交流,月经未行,舌质略红,苔白腻,脉弦滑。在上方基础上去掉生大黄,加苍术15克,丹参30克。共7剂。用法同前。患者按医嘱停用维生素B6、疏肝解郁胶囊、七叶安神分散片,其余西药不变,继续调畅情志。
补益心脾筑根基
2024年12月22日四诊:患者偶发情绪低落,时而悲伤欲哭,头晕头懵基本消失,睡眠差(夜间易醒),噩梦次数减少,胆怯恐惧好转,仍厌恶外出交流。患者在12月19日月经来潮(无痛经,月经血块多、量多),伴心慌胸闷、易胡思乱想、两侧头痛,日间嗜睡,身体乏力,舌质淡红、苔略黄,脉弦滑细。
中医证候:心脾两虚兼痰湿内扰。
治则:补益心脾、化痰祛湿。
方药:归脾汤合甘麦大枣汤化裁。当归15克,麸炒白术12克,党参12克,黄芪30克,炙甘草10克,茯神15克,制远志12克,木香6克,龙眼肉15克,薄荷12克,石菖蒲21克,川芎12克,丹参30克,陈皮12克,首乌藤30克,苍术15克,浮小麦30克,大枣6枚。共10剂。水煎,分2次温服。
西医治疗:停用阿立哌唑片;盐酸舍曲林100毫克,每天晨起服用;枸橼酸坦度螺酮10毫克,每天早、中、晚各1次。
2025年1月5日五诊:患者情绪低落消失,无悲伤欲哭,夜间觉醒次数减少(醒后能再次入睡),日间嗜睡稍有改善,仍觉身体乏力,做事无动力,可以与朋友外出(外出时间久容易头懵、心慌),仅在过度疲劳或外出时间长时诱发头痛,偶有心烦急躁,舌质淡红,苔略黄,脉弦细。HAMD-24项评分为21分。
上方去掉苍术、陈皮,加淫羊藿30克。共7剂。用法同前。
西医治疗:晨起停用枸橼酸坦度螺酮,改为中午、晚上各10毫克;盐酸舍曲林100毫克,每天晨起服用。
疏肝健脾复生机
2025年1月13日六诊:患者睡眠较差(入睡困难、夜间易醒,醒后能再次入睡),几乎无噩梦,日间嗜睡缓解,仍感身体乏力,做事无动力,胆怯。患者因家庭琐事与家人争执,现在心烦急躁,心慌胸闷频繁发作,外出时间久易头痛,纳呆,大小便正常,舌质暗红、苔黄,脉弦细。
中医证候:肝郁脾虚兼有郁热。
治则:疏肝健脾、清解郁热。
方药:逍遥散合栀子豉汤化裁。当归15克,白芍12克,北柴胡18克,茯苓12克,麸炒白术12克,炙甘草6克,薄荷12克,珍珠母30克,醋香附12克,丹参30克,山楂18克,栀子10克,淡豆豉12克,合欢皮12克,生姜3片,大枣3枚。共10剂。水煎,分2次温服。
西医治疗:西药用量暂时不变。
2025年1月25日七诊:患者形体偏胖,心烦急躁缓解,心慌胸闷改善,外出时间久头痛,胆怯明显好转,纳呆好转,月经推迟一周未行,舌质暗红、苔黄,脉弦细。
上方加益母草40克,炒桃仁12克,红花12克,苍术10克,鸡血藤30克。共10剂。用法同前。
补益心脾防复发
2025年2月6日八诊:患者在1月31日月经来潮(量多、血块少、无痛经),2月5日结束,心烦急躁不明显,已经能外出摆摊与人交流,过度劳累容易诱发心慌、头痛,睡眠浅、多梦(无噩梦),日间嗜睡,无胆怯,舌质淡红、苔略黄,脉滑细。
中医证候:心脾两虚。
治则:补益心脾。
方药:归脾汤化裁。党参12克,麸炒白术12克,黄芪30克,当归12克,炙甘草6克,茯神12克,制远志12克,木香6克,龙眼肉15克,淫羊藿30克,合欢皮10克,生姜3片,大枣3枚。共6剂。水煎,分2次温服,服药6天,停药1天。
西医治疗:停用枸橼酸坦度螺酮;盐酸舍曲林50毫克,每天晨起服用。
2025年2月14日九诊:睡眠好转(多梦、易醒减少),做事有动力但不持久,日间嗜睡改善,舌质淡红、苔略黄,脉滑细。
守上方加首乌藤30克,共10剂。服药5天,停药2天。
西医治疗:盐酸舍曲林50毫克,每天晨起服用。
2025年3月1日十诊:睡眠尚可,做事有动力,日间几乎不嗜睡,已开始做家务。HAMD-24项评分为6分。
守上方12剂,服药4天,停药3天。停用西药,调畅情志。
2025年4月3日十一诊:抑郁及焦虑症状基本消失,月经推迟1个月余未行,容易身热、额头多汗,口干不苦,可饮冷饮,舌质淡红、苔略黄厚,脉滑细。
守上方去掉首乌藤、淫羊藿、合欢皮,加鸡血藤30克,竹叶12克,石膏30克,益母草30克。共6剂。水煎,分2次温服。
2025年4月10日十二诊:月经来潮,抑郁未再复发,舌质淡红、苔略黄,脉滑细。HAMD-24项评分为6分。
守八诊方药,加竹叶10克,共10剂,服药3天,停药4天。
电话随访,患者抑郁症未再发作,准备返校就读。
按语:李广的中医“十法”治疗抑郁症,能针对不同类型和不同体质的患者,还可以用于同一患者的不同病程阶段。该患者初诊时症状较重,胆郁痰扰兼少阳郁热表现突出,故选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化裁;二诊时,加川芎、蔓荆子,清利头目,行气活血,改善头晕、头懵;三诊时,病情好转后停用部分西药,去掉大黄,防苦寒伤正,加丹参、苍术,活血燥湿通胞宫;四诊时,停用阿立哌唑,针对心脾两虚兼痰湿内扰,改用归脾汤合甘麦大枣汤;五诊时,痰湿消退后去掉苍术、陈皮,加淫羊藿,提升主动性,减少枸橼酸坦度螺酮用量;六诊时,因情志刺激诱发肝郁脾虚兼郁热,给予逍遥散合栀子豉汤化裁,加合欢皮、香附,增强解郁安神之功,加珍珠母以平肝安神;七诊时,加益母草、桃仁、红花等,活血化瘀、燥湿,调月经;八诊时,停用枸橼酸坦度螺酮,仅少量服用舍曲林;九诊时,加首乌藤,助眠;十诊时,停用西药,纯中药巩固治疗;十一诊时,针对身热、月经推迟,加竹叶、石膏,以清热,加鸡血藤、益母草,养血活血;十二诊时,继续以归脾汤巩固治疗。
笔者认为,该患者痊愈的关键不仅在于精准选方用药,还得益于良好的服药依从性。在治疗中,医生需要根据症状主次灵活调整治疗方案,既符合辨证论治原则,又能防止耐药。唯有辨证准确、谨守病机,方能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供职于泌阳县第三人民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