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特别报道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药周刊·要闻
PDF版查看  第六版:中医药周刊·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中医药周刊·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中医药周刊·杏林
 
第八版:中医药周刊·杏林
 上一版  
天麻钩藤饮临证新用
立冬养生,从“睡懒觉”开始
董卓与肥胖症
餐桌上的中药之四十四 板栗
辨疾尝药:周人对疾病诊治和药物的认识
1
11 1 2025年11月13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餐桌上的中药之四十四 板栗
 

□张萌

 

   板栗既是常见的美味食材,也是一味药食同源的中药材。板栗的口感软糯香甜,不仅营养丰富,还兼具调理身体的作用,深受古今医学家推崇。
    在100克板栗中,含碳水化合物42克、蛋白质4.2克、膳食纤维8克。板栗还含维生素B、钾、镁等矿物质。板栗是低脂肪、高纤维食物,可以辅助控制血脂、血糖。板栗所含的抗氧化成分(如黄酮类),可以延缓衰老,保护心血管。板栗还是天然的叶酸来源,适合孕妇食用。
    板栗味甘、微咸,性平(偏温),归脾经、胃经、肾经。板栗平和滋养、不寒不燥,适合多数体质人群适量食用。
主要功效
    健脾益胃 板栗富含淀粉,容易消化,能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改善脾胃虚弱引起的食欲不振、反胃泛酸、体倦乏力,缓解因饮食不当导致的腹胀、泄泻(尤其适用于慢性腹泻)。
    补肾强筋 民间称板栗为“肾之果”,常用于肾虚型病证的日常调养。板栗可以治疗腰膝酸软、腿脚无力、筋骨疼痛(如老年人骨质疏松症),辅助调理小儿发育迟缓、成年人劳损腰痛等。
    活血止血 板栗外用(捣烂外敷),可以治疗损伤肿痛;与其他药物配伍内服,有助于减轻便血、崩漏等出血症状。
    益气厚肠 长期适量食用板栗,可以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特别适合产后体虚、术后恢复期及秋冬进补。
药食养生
    板栗红枣粥
    材料:板栗100克,红枣80克,糯米40克,大米60克。
    做法:板栗去壳、内皮;锅内加入适量清水,放入糯米、大米煮20分钟;加入红枣,继续煮10分钟;最后,放入板栗煮50分钟。
    功效:补气养血、美容养颜。
    板栗炖鸡
    材料:土鸡500克~1000克,板栗150克~200克,食盐、料酒、姜片、食用油适量。
    做法:土鸡洗净,切成块,冷水下锅焯水,去掉血沫,加入适量料酒、姜片;板栗去壳、内皮;起锅烧油,放入鸡块与生姜煸炒出香味,再倒入足量清水,待汤煮沸后放入板栗与红枣,用小火炖1.5小时~2小时;关火前15分钟加食盐调味。
    功效:健脾养胃、补肾益精。
    板栗烧肉
    材料:五花肉500克,板栗250克,葱、姜、老抽、生抽、料酒、冰糖、桂皮、八角、食用油、冰糖、食盐适量。
    做法:将五花肉去毛、洗净,切成3厘米的块,冷水下锅焯水,捞出备用;板栗去壳、内皮;起锅烧油,油七成热时,放入板栗炸成黄色时捞出,备用;锅内再倒入适量食用油,放入五花肉炒出香味;倒入适量清水,煮沸后加入适量料酒、桂皮、八角、葱、姜、老抽、生抽、食盐;用小火煮至八成熟时,放入冰糖和板栗;待板栗熟透,汤汁浓稠时即可食用。
    功效:养胃健脾、滋阴润燥。
    板栗山药粥
    材料:板栗100克,山药100克,大米100克。
    做法:将板栗去壳、内皮,大米淘净;山药去皮、洗净,切成块;锅内加入适量清水,放入板栗、山药、大米煮成粥即可。
    功效:健脾固肾、暖胃平肝。
食用禁忌
    急性胃肠炎发作期(加重胀满)的患者,禁止食用板栗。
    血糖失控阶段的糖尿病患者,禁止食用板栗。
    风湿痹痛属湿热证型的患者,禁止食用板栗。
    板栗如同一位温和的“养生管家”,既能化作餐桌上的佳肴,满足我们的口腹之欲,又能发挥健脾补肾的作用。
 (作者供职于开封市中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