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特别报道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药周刊·要闻
PDF版查看  第六版:中医药周刊·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中医药周刊·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中医药周刊·杏林
 
第二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濮阳市中医医院专家参加国家级学术会议
灵宝加强生育友好和新型婚育文化建设
参赛选手进行技能操作
鹤壁市“1+3+4+N”工作模式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在精准医疗时代啃“硬骨头”
1
11 1 2025年11月13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鹤壁市“1+3+4+N”工作模式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本报记者 王 平  通讯员 王 雁  张 蕊

   今年以来,鹤壁市积极探索以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的新路径,推行“1+3+4+N”工作模式,致力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确保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走稳走实。截至9月底,全市共受理医疗争议及纠纷案件106件,已化解82件,化解率达77.3%;通过市长热线受理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655件,均得到妥善处理。
守牢主线
强化责任担当
    鹤壁市卫生健康委将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摆在突出位置,围绕“高效能治理”主线,聚焦防范化解医疗纠纷,致力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该委成立由党组书记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制定了专项工作方案,并定期分析研判相关形势,着力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党组书记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班子成员严格落实“一岗双责”。该委通过推行“四下基层”和“四不两直”工作法,督促基层解决实际问题,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同时,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制度,通过举办“领导大讲堂”“科长大讲堂”“纪法大讲堂”“道德大讲堂”等多种学习平台和载体,不断强化党员干部的责任担当。
“三位一体”
推进治理体系高效运转
    鹤壁市卫生健康委坚持基层党组织建设、党员教育管理与网格化管理一体化推进,推进治理体系高效运转。
    在组织建设上,做实“四强”。一是强化公立医院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完善议事规则和决策机制;二是强化“五基四化”党支部建设,将支部建设与科室发展深度融合,实施“季提示、月派遣”制度,通过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使党组织活动“党味浓起来、形式活起来”;三是强化新兴领域党组织建设,推动15家“三新”组织建立党组织;四是强化“一支部一品牌”创建,提升党组织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水平。
    在党员教育管理上,抓好“四力”。通过宣传先进典型、设立党员示范岗等活动,培塑党员内生动力;发挥“双培养”“双带头”作用,增强党员引领能力,全面推动64个基层党支部书记在内设机构负责人中占比达95%以上;开展党性教育,通过谈心谈话、日常警示教育、支部书记讲廉政党课、专题学习党章党规等形式,提升党员执行力;组织1066名党员到社区“双报到”,推动人员、资源、服务向基层下沉,深化党员服务力。
    在网格化管理上,织密“两网”。一是构建四级网格组织体系,完善“党委(党组)—党支部—网格党支部(科室)—党员”的组织体系,形成“专属网格—大网格—微网格—网格员”的空间布局。充分发挥网格员巡查、联络、调解、质控等职能,每天对所辖网格的医疗质量、医疗纠纷、安全生产等方面进行实时巡查,及时协调解决发现的问题,无法处理的问题及时上报上级网格,以网格推进基层治理,确保群众诉求得到有效回应。二是建设最小应急单元网络,在全市23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组建180个“最小应急单元”,配备保安、职工、志愿者等人员469名,推动资源下沉,实现突发事件快速处置,达到“1分钟自救、3分钟互救、5分钟增援到位”的基层治理效果。
“四治融合”
构建全周期闭环治理
    鹤壁市卫生健康委坚持源头治理、综合治理、系统治理与依法治理,构建全周期闭环治理模式,以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在源头治理方面,该委建立健全投诉响应机制,严格落实“首诉负责制”,对投诉事项实现第一时间响应、一次性告知、一站式服务、一揽子调处及一体化反馈。同时,优化服务流程,开展“患者体验月”活动,推行“潮汐式”门诊管理模式,并建设慢性病服务中心,专门服务于慢性病患者。此外,积极推行“便民就医”少跑腿、优流程、提质量、强能力28条举措,实行“一窗受理、一站服务、一章管理”,提升患者满意度。
    在综合治理工作中,鹤壁市卫生健康委开展多项专项整治行动,其中包括虚假宣传诱导就医专项整治,联合市场监管部门打击违法宣传行为;违法违规医疗执业专项整治,加大对医疗器械和诊断试剂的监督检查力度;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专项整治,联合多部门开展自查自纠工作。
    在系统治理方面,该委强化行业精神引领,组织开展警示教育活动、行风建设培训,引导医务人员树立正确价值观;将拒收“红包”纳入医德医风档案,考评结果与评先评优挂钩,激发医务人员积极性。紧盯关键人、关键事、关键岗位进行纠治,强化日常监督;坚持分类施策,开展清廉机关、清廉医院建设,通过开通党委书记专用微信、制定小微权力清单、签订廉政责任书、建立廉政阵地等方式,强化“内部+外部”监督体系;完善常态化长效机制,开展医德医风专项治理,实施“10个一”行动:开展一次全面排查、学习一套典型案例、组织一次警示教育、建立一本整改台账、树立一批先进典型、签订一份承诺书、建立一份医德医风廉政档案、开展一次谈心谈话、组织一次回访活动、建立一套长效管理机制。
    在依法治理方面,鹤壁市卫生健康委用活“转、调、学”,建立健全“科室—投诉管理部门—医疗机构”三级投诉管理机制,确保投诉事项实现第一时间响应、一次性告知、一站式服务、一揽子调处及一体化反馈,专职调解员及时介入,将纠纷由院内合理向院外转移,维护正常医疗秩序;成立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推行“三化”工作法,实施“术前谈话第三方见证”制度,主动化解医疗纠纷;提升医务人员法治素养,定期组织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将法律要求落实到日常诊疗工作中,规范医疗行为,依法执业,筑牢医疗安全防线。
“N项服务”
持续深化治理效能
    针对“一老一小一妇幼一残疾”等特殊群体,鹤壁市卫生健康委开展多项服务,助力基层高效能治理。
    开展老年“六健”行动。鹤壁市为1500余名65岁以上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提供健康服务。持续落实妇幼“两癌”“两筛”民生实事,妇女“两癌”和新生儿“两病”筛查完成100%,孕早中期产前筛查和新生儿听力筛查率分别达到99%以上。开展“五小”行动。鹤壁市探索医教协同机制,为全市736所幼儿园、中小学全部配备“健康副校长”;在市科学技术馆建立儿童健康教育暨“五小”筛查基地,联合开展健康讲座,进社区、进场馆、进学校开展“五小”筛查活动,极大地提升了儿童健康水平。优化心理健康与精神卫生服务。各医疗机构开设心理门诊,开通市12356心理援助热线电话,主动面向机关、企业和学生等群体传播心理健康知识;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做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发挥家庭医生健康“守门人”作用。361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为社区群众开展“防筛诊治康”整体性、连贯式的医疗卫生服务。开展“健康鹤壁行·名医走基层”志愿服务。鹤壁市卫生健康委组织医务人员走进机关、学校、企业、乡村、社区、家庭开展健康巡讲和义诊活动。
    下一步,鹤壁市卫生健康委将进一步加强党对基层工作的全面领导,健全基层治理工作机制,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