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永胜 通讯员 郑备战
2月3日,洛阳市中心血站接到了临床Rh阴性血(俗称熊猫血)“急单”,工作人员利用“洛阳稀有血型之家”微信群和QQ(即时通信工具)群快速完成招募工作,赢得了与死神赛跑的胜利。 当天11时30分,洛阳市一家医院提出需要2个单位Rh阴性O型红细胞,工作人员在微信群发出通知,不到1分钟就有几个人报名。其中,杨保军于11时55分成功献血,前后用时不足半小时;14时16分,另外一家医院提出需要4个单位Rh阴性A型红细胞,数分钟后就有6个人报名,15时30分之前,王修利、王旭峰均已成功献血。 去年春节过后,Rh阴性A型血供应紧张,嵩县人民政府副县长王修利无偿献血;今年同一时间再次献血,这是他第九次献血。 其实,这只是洛阳市中心血站“互联网+熊猫侠招募”工作的一个缩影。就在记者发稿前,又有AB型血的李小倩、孙牡丹和O型血的李佳应急献血。2016年,洛阳市Rh阴性献血者应急捐献全血总量为14.96万毫升,机采血小板8个治疗量,全部通过网络招募。与传统的电话招募方式相比,网络招募优势比较明显,电话招募联系到的人不一定方便献血,方便献血的人不一定联系到;而微信群、QQ群等网络公共平台则不存在以上问题,具有效率高、速度快的特点。 “多一名回归者,就意味着多一些安全,多一些保险,多一些幸福!”洛阳市中心血站站长吕运来说,Rh阴性献血人员有如此强的凝聚力,得益于该站的工作创新。Rh阴性血型人员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在汉族人口中仅占3‰,并且Rh阴性血患者只能输注同血型红细胞。鉴于此,该站每年都举办一次稀有血型献血者座谈会,旨在宣传献血知识,增进感情,凝聚共识,让他们认识到只有自己才能救自己,关键时刻互相关爱、互相救助,组成一个温馨和谐的大家庭,才能有力地保障全市Rh阴性血临床供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