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洛阳新闻
PDF版查看  第四版:卫生监督
PDF版查看  第五版:基层卫生
PDF版查看  第六版:乡村视角
PDF版查看  第七版:诊治参考
PDF版查看  第八版:乡医课堂
 
第六版:乡村视角
 上一版    下一版  
基层医疗机构康复科建设须加快步伐
历经艰难不改服务村民初衷
退休老人心中的忧虑
微言语
河南省胸科医院开展“学雷锋见行动 无偿献血我先行”主题活动
1
11 1 2017年3月16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点击目录导航下的PDF版查看可查看PDF版
  历经艰难不改服务村民初衷
 

本报记者 卜俊成 文晓欢

胡占君背着老人体检

照片由登封市石道乡卫生院提供

 

   近日,在全省医政工作会上,今年60岁的登封市石道乡范庄村乡村医生胡占君,因为背着80多岁老人体检的照片,深受社会及网友好评,并被河南省卫生计生委、河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和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共同授予“医患和谐奖”,成为今年获此殊荣的唯一一位乡村医生。3月14日,记者满怀敬意地回望胡占君40年扎根乡村为村民服务的道路,发现无论“风雨”如何突袭,他始终不改为民服务的初心。
    一次普通的体检后步入公众的视野
    胡占君背着体检的老人名叫李秀兰。耄耋之年的李秀兰患有高血压病和脑溢血等多种慢性疾病。当时,登封市石道乡卫生院按照惯例通知辖区65岁以上的老人做健康体检。胡占君在通知村里符合条件的老人时,得知李秀兰老人的家属碰巧不在家,他就决定送李秀兰去体检。
    来到石道乡卫生院,胡占君毫不犹豫地背起老人就向卫生院门诊大厅走去。这感人的一幕刚好被卫生院工作人员看到,他们连忙用手机拍摄后发到微信朋友圈,很快赢得众多网友的点赞。
    “体检当天,占君忙前忙后,陪同我老伴儿做完了血常规、心电图等一系列检查,随后又把我老伴儿送回来,真是感谢啊!”一提起胡占君背着老伴儿体检的事情,李秀兰老人的丈夫就向记者赞不绝口地夸起胡占君。而胡占君则谦虚地告诉记者:“其实,这都没啥。我首先得为老人家的健康负责。”
    千方百计为村民的健康做好每一件事
    不仅是背着老人体检的事情,在范庄村,记者随机向村民了解胡占君的情况,得到的全是“他真是一个大好人”“你问10个人,10个人都会说他好”等答复。
    一位李姓村民告诉记者,她患眩晕多年,有时候会有天旋地转的感觉,只要家人打胡占君的电话,他就会很快提着药箱上门诊治疾病。胡占君对待同村所有的病人都是一样,无论刮风下雨还是白天黑夜,他都是如此。
    “他还定期为村民测量血压等。”另外一位胡姓村民告诉记者,他患有高血压病多年。过一段时间,胡占君就会上门给他测量血压,并询问所服用药物、控制血压的情况。胡占君还自学了中医推拿、按摩等技术。村民患了腰痛、腿痛、背痛等病,胡占君总会给病人推拿治疗,效果比较好。
    石道乡卫生院院长梁建静则告诉记者,胡占君的家庭并不富裕,但是在治病时他总是想着如何减免村民的治疗费用,治病尽量用价格便宜、疗效显著的药物。每年春节,胡占君和其他两位村民一起,坚持为村里8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送去一桶爱心食用油。
    无悔下矿挖煤并挺过两次健康威胁
    从1977年跟着村里老中医学医算起,胡占君在范庄村为村民的健康服务了40年。是什么原因促使他坚守信念呢?“当时,村里没有乡村医生。村里人看到我喜欢学医,就在1978年送我到县里学习。”胡占君告诉记者,村里人送自己外出学习的恩情是他奋力维护村民健康的动力。
    20世纪80年代,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学成回到村里的胡占君,开办了村卫生室,但是因为病人经常欠账,他很快就没有资金购买药物了。为此,胡占君只能到煤矿上通过挖煤挣一些苦力钱,来维持卫生室的开销。
    天有不测风云。1986年,胡占君不幸遭遇车祸,昏迷了11天才苏醒过来,在医院治疗了3个月才保住了性命。但是,病情稍微稳定后,他又开始为村民服务。2012年,他不幸从房上摔下来,摔断了肋骨,还引发了脑溢血。可是,病情稳定后,他又继续为村民诊治疾病。
    “每个人都有一个爱好,他就是真心热爱乡村医生这个职业。”对于丈夫的执着,胡占君的妻子非常理解。在胡占君的心里,乡村医生是一个良心活儿,对于所有的付出,他都无怨无悔,因为能为村民的健康做一些事儿,就是满满的幸福。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