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南阳聚焦
PDF版查看  第四版:疾病防控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药周刊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六版:视界
 上一版    下一版  
让中医药文化助推中医药的发展
中医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可以并行发展
中国共产党新郑市人民医院委员会成立暨第一次党员大会召开
中医药人才发展,有机遇也有挑战
小手拉大手 找准突破口开封市启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工程”
1
11 1 2018年1月30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中医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可以并行发展
 

中医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可以并行发展
□张洪生

    《中医药法》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还对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规定。如将“师承或确有专长人员”的考试变成了考核,规定“中医诊所备案”等,引发了中医界人士的关注。
    《中医药法》第十五条第二款规定:“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或者经多年实践,医术确有专长的人员,由至少两名中医医师推荐,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中医药主管部门组织实践技能和效果考核合格后,即可取得中医医师资格;按照考核内容进行执业注册后,即可在注册的执业范围内,以个人开业的方式或者在医疗机构内从事中医医疗活动。”
    这就打通了中医师承教育培养中医人才的“道路”。“师承准入”的法律化,让中医能够以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两条路并行,让中医发展实现“两条腿走路”,这势必让中医发展更快、更好。
    中医发展以院校教育为主,师承教育为补充的模式,对中医发展将起到更为积极的作用。因为中医的一些手法、技能和方法等实际操作在书本上是学不到的,是需要紧密结合临床操作的,只有老师手把手地传授,学生才能掌握得更好、更牢固。同时,一些临床施治思维,学生也很难在课本上学到,只有在有经验的中医师的指导下才能更好体悟。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里有个故事记载了扁鹊遇到他的老师长桑君,并拜他为师的故事。老师对扁鹊考验了十几年,才决定将自己的技艺传授给他。这个故事为我们展现了古代的中医师承教育模式。
    中医是从观察世界中所感知而得的哲学与自然医药经验相结合的学科。同时,中医师承教育是一种言传身教的教学模式,在跟师的过程中,学生学到的还有中医学以外的内容,比如自然科学、社会学以及医德医风等。它的传递是潜移默化的,是与师父的心性、志趣、思维息息相关的。
    在临床实践中,师父“口传心授”,通过有限的语言,加之眼神、表情以及肢体语言的利用,结合现场情景就可以传达出无限多的信息;徒弟和师父处在同一环境中接受信息,慢慢地心领神会。在跟师过程中,师父能把徒弟带进鲜活的“四诊”(指的是望、闻、问、切)现场,当场发生,当场体验,当场启发,当场揭示。这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体验,是书本无法提供的。中医的师承模式,能够让学生在跟师的过程中,感悟中医的深刻内涵。
    打通师承培养的“道路”,能够让我们在学好、传承好中医的同时,获得更加丰富的知识和辨证体验。这对于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尉氏县张市镇卫生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