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疾病防控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药周刊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七版:临证
 上一版    下一版  
头痛病因多辨证治疗须分外感与内伤
保和丸与乌贝散改成汤剂治疗胃食管反流
桂枝加桂汤疗怪疾
桂枝加桂汤疗怪疾
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乙肝
烙治法合方药治疗咽部肿物
1
11 1 2018年2月13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烙治法合方药治疗咽部肿物
 

濮阳市中医院 赵彦秋

    病例:患者刘某,男,45岁,诉说3个月前自觉咽部不适,对着镜子发现左侧咽部有一肿物,先后在多个医院被诊断为咽部息肉,疑似乳头状瘤。患者服用西药后肿物无明显缩小。医嘱建议手术治疗。患者不愿手术,要求服用中药治疗。
    诊见:左侧咽腭弓前方有一半透明状肿物,表明光滑,长约1.5厘米,宽约1厘米,厚约0.5厘米。用棉签拨动肿物,周围活动无粘连,吞咽说话有妨碍,舌质暗,苔薄黄,脉滑数。
    诊断:咽肿物,证属气血凝滞,热郁血络。
    治则:活血化瘀,佐以清热凉血。
    方药:会厌逐瘀汤加减。
    组成:桃仁、红花、柴胡、枳壳、桔梗、甘草各12克,当归、生地、玄参各9克,赤芍15克,金银花、蒲公英、怀牛膝各18克,生石膏30克,丹皮12克。水煎,分两次温服,连服6剂。
    外治:用特制的烙铁,将烙铁头放于酒精灯上烧红,蘸特制中药后,迅速烙于肿物处,3天烙一次,每次烙治以肿物表面及根部周围发白为度。
    复诊:2次烙治并中药服完后,可见肿物明显缩小。继续给予中药6剂,并继续烙治。
    三诊:肿物消失。
    按:咽部上接口腔,下连食道,通于胃腑,脾胃积热,火热上炎,热郁血络,气血凝滞,结于咽部,故成肿物。取会厌逐瘀汤,加金银花、蒲公英、丹皮以增其清热解毒凉血之功效;加怀牛膝通血脉,引血下行;加生石膏清脾胃之热。配合烙治法使肿物表面及根部坏死,以利于肿物更快消退。烙治合并方药共同达到清热邪、通血脉、消息肉之效。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