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疾病防控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药周刊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六版:视界
 上一版    下一版  
中医药特点+科学技术创新
给年轻的中医师多一些实践机会
巩义市人民医院把贴心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新郑市人民医院认真学习二级甲等医院评审标准和要求
痰瘀并治益心脑 固本祛邪重预防
1
11 1 2018年3月20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中医药特点+科学技术创新
 

中医药特点+科学技术创新

    中医药有着深厚的科学内涵,具有引领生命科学未来发展的巨大潜力,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和“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通过科技创新发掘中医药科学内涵,推动中医药传承与创新,是实现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的重大战略方向。
    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等文件,均将中医药科技创新列为发展重点,对加强中医药科技创新提出明确要求。中医药科技创新工作的战略地位更加凸显,正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
    “十二五”以来,中医药现代化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创新突破不断涌现。中医古籍文献数据库、知识库建设初具规模,组织并开展了一批名老中医的现代传承研究;对藏象理论、经穴特异性、络病、中药药性、组成配伍等中医药原创理论的科学认识进一步深化;开发了一批中医诊疗及康复设备;中医药防控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重大慢性病以及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传染性疾病临床研究取得了新进展,16类重大疾病中医药防治疗效获得循证依据;2015年,屠呦呦研究员获得诺贝尔奖,充分彰显了中医药的科学价值……
    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现代中药产业蓬勃发展:常用中药材生产体系基本建立,过亿元品种从数十个增加到500个,培育了一批中药骨干企业,中药工业总产值从1996年的234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7867亿元,中医药产品和服务加快走向世界,并在带动农民增收、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区域发展、支撑医改实施等多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当前,系统复杂科学、大数据、真实世界的临床研究等新理念、新方法不断涌现,突破了固有思维形态和研究模式,促使中医药研究模式发生转变;生物、电子、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快速发展,为中医药研究技术突破提供了有力支撑;多学科、跨行业合作更加广泛,现代科技与传统中医药相融相通的深度与广度不断拓展,为加快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创新空间。
    与此同时,中医药的传承危机、信任危机仍然存在,中医临床西化、中医药优势弱化等问题凸显,中药材资源保障、中药质量控制等瓶颈制约严重。在天然药物成为新药开发来源的国际新趋势背景下,中药研发及中药标准的国际竞争也日趋激烈,迫切需要我们加强创新突破,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进程。
    (河南省中医管理局科教处供稿)

《中医药法》第四十条
    国家建立和完善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科学技术创新体系、评价体系和管理体制,推动中医药科学技术进步与创新。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