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失眠健忘 需要养心安神 本报记者 卜俊成 通讯员 李艳华
失眠是由于心神失养等因素引起的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或睡眠深度不足,不能消除疲劳、恢复精力与体力,醒后头晕头痛、健忘、心悸等。健忘是心肾亏损、年老精气不足而造成的记忆力差、遇事易忘等症状。失眠虽然不属于危重疾病,但是长期失眠会加重并诱发心悸、胸痛、健忘等。中医认为,若失眠健忘,需要养心安神。 临床上常将失眠健忘分为心脾气血亏虚证、阴虚火旺证等进行治疗。其中,心脾气血亏虚证的患者常会出现多梦易醒、心悸健忘、头晕目眩、神疲倦怠、面色少华、食少纳呆等症状,多见于因外伤或者产后失血过多的人群;阴虚火旺证的患者多会出现心烦不寐、心悸不安、失眠健忘,伴有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口干等症状,其病因多是由于肾阴不足,不能上交于心,心肝火旺,火热上炎,扰动心神所致。治疗上述证型的失眠健忘,重在补益心脾,滋阴降火,养心安神。 在药物选择上,建议选择河南信心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信心牌安神补心丸等。信心牌安神补心丸由丹参、五味子(蒸)、石菖蒲、安神膏(合欢皮、菟丝子、墨旱莲、首乌藤、地黄、珍珠母、女贞子)组成,源自明代中医专著,属于效验俱佳的中医经方,可滋养肝肾,补益精血,补益心脾,凉血除烦,宁心安神,平肝、镇心、定悸作用良好,常用于心脾气血亏虚和阴虚火旺导致的失眠健忘者。 临床上诊断失眠健忘需要密切结合患者的病情、病史。失眠多与精神情志因素等有关,有的是因为精神刺激诱发,如癫病、狂病等;有的是由于其他脑病所导致,如脑络痹等。健忘也是如此,如果患者形体不弱而健忘,多与精神情志因素密切相关;老人健忘明显者,也多与其自身所患的脑络痹等慢性病相关。此外,外伤、中毒、酒厥等因素也可导致健忘,应加以区别诊断。 医生提醒,对于失眠健忘的患者,除了查明病因、对症治疗外,还应该注意精神的调摄,消除患者的思想顾虑,促使其喜怒有节,心情舒畅,避免再次受到精神刺激;睡眠环境易安静,每天作息时间固定,并适当参加一些体育锻炼等。 |